1.莫為蠅頭小利所迷惑
很多人對自己使用的東西都有一種修補心理。我們在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
應陔有一個大局的眼光,但是有時候我們常常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
某家報紙曾經刊登過這樣一個事例:一個香港的老板來大陸投資,機器設備
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最好的,生產效率極高。但是有一天突然這個地方發了洪水,
雖然經過奮力搶救使大部分機器脫離了險情,但是還是有一台設備沒有搶救出來。
洪水退了,為了盡快恢複生產,香港老板就在當地市場上采購了一台中國大陸製
造的機器來充當重任。
這台機器質量還過得去,用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不久它就
原形畢露,各種小毛病開始顯現出來。今天這個螺絲鬆了,明天那個零件壞了,
總得不斷修理,這樣常常影響整個生產任務的順利進行。老板想重新買一台進口
的新機器,但是進口機器非常貴,再說這台機器也還能用,所以就這麼一天又一
天地耗著。但是那個大陸產的機器還是不爭氣,總是出毛病,而且損壞的周期越
來越短。到年底一算細賬,就因為這台機器的這些各種小毛病,產量較上年度有
明顯的減少,這些損失加上維修費用等,足可以換一台進口機器了。香港老板這
才痛下決心,以低廉的價格把這台機器處理掉,從國外購置回一台新機器。
但凡我們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就不能有湊合的心理,應該更換的東西
一定要換,該重新購置的東西就要重新買,隻有這樣才能提高整個工作的效率。細
枝末節上的修修補補,雖然能夠滿足暫時的需求,但是從整個長遠的計劃完成的
角度來看,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現實生活中,更為不明智的做法就是有些人因為貪圖小利而失掉自己最起碼
的做人原則,毀掉大好的人生前程。
張平在一家大公司供職,能說會道,才華橫溢,所以他很快被提拔為技術部
經理,他認為,更好的前途正在等著他。
有一天,一位港商請張平喝酒。席間,港商說:“最近我的公司和你們的公司
正在談一個合作項目,如果你能把手頭的技術資料提供給我一份,這將使我們公
司在談判中占據主動。”
“什麼,你是說,讓我們做泄露機密的事?”張平皺著眉道。
港商小聲說:“這事兒隻有你知我知,不會影響你。”說著,將15萬元的支票
遞到張平麵前。張平心動了。
在談判中,張平的公司損失很大。事後,公司查明真相,辭退了張平。
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本可大展鴻圖的張平不但因此失去了工作,就連那15
萬元也被公司追回以賠償損失。張平懊悔不已,但為時已晚。
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誰是忠誠的,誰才有責任感,誰才是最可靠的”。本
著這種認識,老板一旦發現你露出不忠誠的端倪,那麼任憑你有驚世之才,他也
不會信任你,更不會給你發展的空間。
也許,像張平這樣的人,在利欲的誘惑之下,完全忘記了“天下沒有免費的
午餐”的真理。
數百年前,一位聰明的老國王召集了聰明的臣子,交待了一個任務:“我要你
們編一本《各時代的智慧》,好流傳給子孫?”
這些聰明人接受命令以後,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完成了一本12卷的巨
作。老國王看了後說:“各位先生,我確信這是各時代的智慧結晶。然而,它太厚
了,我怕人們不會去讀完它。把它濃縮一下吧!”
這些聰明人又經過長期的努力工作,幾經刪減之後,完成了一卷書。然而,
老國王還是認為太長了,又命令他們繼續濃縮。
這些聰明人把一本書濃縮為一章,然後濃縮為一頁,濃縮為一段,最後則濃
縮成一句。老國王看到這句話時,顯得很得意,說:“各位先生,這真是各時代的
智慧結晶,並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這個真理,他們擔心的大部分問題就可以解
決了。”
這句千錘百煉的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一個優秀的員工永遠也不會被利欲蒙蔽眼睛,他將時刻用職業道德與高尚人
格規範自己的行為,努力保持德與行的一致性。當利益在前時,他絲毫不為所動,
因為他的心頭有一把打不開的鎖。
麵對種種誘惑,包括利益放在麵前需要作出取舍的那一刻,真的需要強大的
精神力量來支撐自己的行為。隻有德積累到一定厚重的時候,個人的行才會顯得
自然而不生硬;也隻有德積累到一定程度,行才會自然而然地流露。這也就是德
與行的關係吧。那麼,怎麼做才能培養德與行呢?隻有一以貫之養成的自覺才能做
到這一點。於是,自覺與否就成了關於培養德行的重要問題。
有一個老鎖匠,手藝遠近聞名,更讓人敬重的卻是他的人品。因為他每次為
顧客配鑰匙,總要告訴人家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說:“如果你家發生了盜竊,隻要
家門是用鑰匙打開的,你就來找我!”
老鎖匠老了,為了不讓自己的手藝失傳,他決定在兩個年輕的徒弟中選一個
做自己的接班人。為此,他進行了一次考試。他準備了兩個保險箱,分別放在兩
個房間,事先規定,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裏打開,誰就有資格得到自己的真傳。
大徒弟不到10分鍾就打開了保險箱,二徒弟卻用了更多的時間。答案好像已
經十分明顯。可就在這時,老鎖匠突然向大徒弟發問道:“保險箱裏有什麼?”
大徒弟連忙回答:“師傅,裏麵有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