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在台灣,有一家非常成功的“誠品書店”,這家書店的服務水準在整個亞洲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它們24小時營業,半夜睡不著覺也可以去。書店的店員非常專業,能夠隨時為顧客提供最專業的服務。店內的環境營造的也相當出色,地麵鋪的全部都是實木地板,而且打掃得非常幹淨,你可以坐在地上看書。裏麵還有一個複式商店,裏麵有咖啡、油畫,還有音樂。書店的油畫又掛又賣,咖啡當然是可以喝的,還有簡單的三明治,到處擺的都是鮮花。書店全天24小時播出音樂,有輕音樂、古典音樂,也有熱門歌曲和流行曲,而且書店在每周一、三、五下午兩點到五點舉辦名人講座,並且書店還有視聽教室。

最難得的是,你隻要說出任何一本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出版的圖書,書店的店員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找給你。對於顧客需要的任何一本書,書店都會在世界各地幫助他們來尋找,這種極其專業的服務水準也正是“誠品書店”的永恒魅力與核心競爭力所在。

總之,台灣的這家書店給人一種非常專業的感覺,專業的店員,專業的服務,所以它獲得了市場與顧客的巨大認可。反觀國內的一些書店乃至其他店鋪,往往給人一種很不專業的感覺:同質化的產品與服務、擁擠的場地、邋遢的店員與冷若冰霜的麵孔……很難想象這樣的店鋪能夠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改革開放後,國內店鋪性的商業經營活動越來越活躍,而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那些種類繁多的店鋪,在經過市場的大浪淘沙之後,也必然會出現分化,他們中有經營的非常成功的,也有平淡無奇的。經過仔細研究與分析對比,我們發現,造成他們之間產生這種分化的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專業化,誰擁有更專業化的店員與更專業化的服務,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比如說,我們同樣在國內做快餐店,我們會覺得麥當勞和肯德基更加專業化;哪怕是零售店,我們也都會覺得是沃爾瑪和家樂福比較專業化。其實上述這些連鎖企業店麵裏的員工絕大部分都是我們國人,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大家總感覺,到那個地方去買東西或吃東西或看東西往往有種更現代的感覺,其實這就是專業化,是他們擁有更加專業化的店員,所以才讓我們體會到了更專業的服務。

通常來講,顧客到你的店鋪去購買產品或者去享受服務,他們首先關注的往往並不是產品和所提供的服務本身,他們首先關注的是你的人,也就是你個店鋪的店員,隨後他們才會決定是否要消費。這是因為顧客先對店員產生了好感,然後才會去喜歡你的產品和服務的。而店員的專業服務水準,是在這個環節上打動顧客的關鍵點所在。

所謂“做什麼就應該有做什麼的樣”,隻有一流的店員才能為顧客提供一流的專業服務,才能讓店鋪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每一家店鋪都應將培訓具備最專業素養的店員當作一項核心任務來抓。

針對店鋪型經濟體在新形勢下的店員培訓需求,本書提供了完善的培訓解決方案,力求為每一家有此需求的店鋪,打造出一支具備最佳專業素養的店員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