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過後,紅芳的弟弟紅兵從老家來北京了,他將成為可乘的徒弟,跟著可乘學廚藝,學成後,開素食館時就多了一個人手。紅兵還帶來了家裏的戶口本,這樣,紅芳和可乘就可以補辦結婚證了。可乘的戶口在觀音寺的集體戶上,觀音寺在河北省三河縣五嶺鄉境內,所以他們隻能去三河縣五嶺鄉登記結婚。
這天,紅芳和可乘乘公交車來到觀音寺,紅芳不好意思進去,在門外等,可乘進了山門,沒有直接去找智河,而是依次進了護法殿、左右配殿、觀音殿和大雄寶殿,燒了香磕了頭,可乘驚喜地發現,觀音寺裏有重要變化,觀音殿裏的“十全燈”已經取消,各殿裏有貓膩嫌疑的那些節目也都沒影了,隻剩下一個功德箱。值殿的和尚們顯然都知道可乘還俗了,有人裝作沒看見,也有人露出歡喜平常的笑容。去見智河住持的時候,可乘信心大增。
果然,智河住持並沒有記仇的意思,把戶口本的封麵和可乘的那一頁交給可乘,半笑著說:“在家出家,一切隨緣,佛祖保佑,去吧!”
可乘走出山門,紅芳忙問:“挨罵了沒有?”
可乘搖頭說:“沒有。”紅芳不信,可乘模仿智河住持的口吻說:“智河住持說,在家出家,一切隨緣,佛祖保佑,去吧!”紅芳說:“我以為他會劈頭蓋臉把你臭罵一頓!”可乘說:“出家人,不會隨便罵人的。”紅芳問:“那你還俗了,會不會罵人?”可乘說:“也不會。”紅芳說:“不許反悔!”可乘說:“好的好的。”紅芳學他的口頭禪:“好的——好的——”
之後就去了五嶺鄉。
辦證的大媽一看是觀音寺的集體戶,斜眼看看可乘:“你是張磊嗎?”可乘點頭,大媽指著戶口一字一板地問:“你要結婚?”可乘又點頭,大媽仍然指著戶口,說:“你不是和尚嗎?”紅芳搶著說:“他還俗了。”大媽問:“怎麼證明他還俗了?”可乘笑著說:“還俗用不著證明的,在剃度師父麵前磕三個頭就行。”大媽說:“那也太便宜你們了吧?”可乘一笑,說:“出家不是壞事,還俗也不是壞事,來去自由,一切隨緣。”大媽僵在那兒,還是不願受理,緊挨著可乘的一個小夥子說:“他領了結婚證,不就證明他還俗了嗎?”大媽回頭盯了此人一眼,小夥子急忙安靜下來,可乘說:“好吧,聽你的,你說怎麼辦?”大媽說:“讓觀音寺開一個還俗證明來。”可乘說:“可以。”
紅芳想吵架,可乘急忙拉走了她。
“不就是多跑一趟路嗎?”說完這話句,可乘驚喜地發現,自己如今不怕麻煩了!以前那麼怕世間的麻煩,怕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麻煩,肯定是因為年輕,因為不懂佛法,現在不會了,現在,讓所有的麻煩接踵而來吧!
於是,再一次回到觀音寺。
智河說:“是呀,社會上對咱們和尚有偏見。”
可乘說:“不能怨他們,佛教應該從深山老林裏走出去,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影響,有多少人穿上袈裟成為出家人是次要的,有多少人來廟裏燒香磕頭也是次要的,有多少人的精神世界受到佛學的熏陶才是主要的。”
智河鄭重地看看可乘,說:“你說得對……”
拿著智河住持開好的還俗證明,回到五嶺時,已經到了下班時間,隻好第二天再來,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五嶺,順利領到了結婚證,回觀音寺還戶口時,智河住持有了個大膽的主意:“像基督教天主教那樣,在觀音寺觀音殿為廣大信眾主辦佛教式婚禮,請社會各界的人士參加,第一場婚禮就是你可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