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大致是指世間的形態。
“世相書”,是一個小說書係,是對世間形態的文學書寫。
它的功能首先不在於為世界下定義、為生活立規則,更不在於淺薄地給世道說情、直接地給百姓評理,而是將繁複的世間萬象以小說的多樣視角寫給世間的人們。
也就是說,“世相書”的意趣,不是以站在高處感化、規訓眾生為第一目的的“教育的美學”,也不是一味向內、惟精神而傲慢、視自我為世界的“表現的美學”。更不是生活場景照相式的簡單摹仿的“再現的美學”。“世相書”所秉持的是立於世間的“呈現的美學”——它觀照的是世上無限生動的“形”和充分流動的“態”、最豐富的表相和最細微的心聲,並將它們以特有的文學手段有機地呈現在一篇篇小說作品裏。如今,它們彙聚在“世相書”裏,萬千世相,有書為存。
每個人對世相的掌握都是以自身為圓點的,從這個圓點出發的半徑也是有限的,幾何的圓點就如人生的原點、感情的緣點,生發出去的一定與己相關:要尋繹與心思相合的認識,但又一定超出自身現有的體驗。
延伸世相體驗的半徑,讓更多無法親眼得見的世相呈現於視野和心海,讀“世相書”也許是最好的補償性選擇。
“世相書”尊重讀者,給智者留下巨大的想象和思索空間。在人物、對話、情節、結構和故事等小說要素所組成的一個個世相片段裏,我們可能一拍即合,也可能逐漸認同,還可能揣摩出無盡的言外之意,甚或不斷提出異議和發現荒謬。
如果說“世相書”在“呈現的美學”之下,還是存在著價值指向的話,那麼,它隻能是這樣的提示:對習焉不察的及身生活保持敏感體察,對渾然不覺的世間情境有所關切警覺。
世相無極。“世相書”的字句、書頁之下,隱約伏藏了秩序和規律。我們盡可以從中觀察、勘探、分析、判斷世態人心、人情世故,找到生活肌理與人間倫理的潛隱狀態。有心人仍可覺察出它們整體的省視所向。煉得慧眼者,自會為人寰觀其世道;深諳文心者,自會為塵間把其脈相。
施戰軍
(著名評論家、《人民文學》主編)
二〇一三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