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莫泊桑?(2 / 2)

興講故事的故事家,當然最出色的要數屠格涅夫。阿萊克西認

為,要寫一個短篇故事並非易事。賽阿爾凝視著皎潔的明月,

喃喃自語:“這是多美的一幅浪漫主義的背景啊,應該把它用

上……”於斯曼添上一句:“……在講情意綿綿的故事的時

候。”一個念頭在左拉的腦海裏油然而生:“這是不錯的想法,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講一個故事!”這個提議獲得了一致讚同,

並達成協定:為增加一些困難,第一個講故事的人所選擇的題

材範圍,其他人都必須保留,在它的背景上,再分別鋪開不同

的複雜離奇的情節。

東道主開講。在沉沉入睡的田野的一片恬靜中,借著依稀

的月光,左拉揭開了普法戰爭中可怕的一頁。故事發生在羅克

柳斯村一所古老的磨坊裏。在全軍潰敗後,有一支小小的法國

分隊奉命在此狙擊敵人。整整一天,猛烈的槍聲沒有停止過,

法軍步步為營,寸土不讓,一直堅持到最後一分鍾。密集的子

彈把磨坊打得千瘡百孔,熱血染遍了每一片磚瓦。到完成任務

撤退時,隻有隊長和4名戰士幸存下來。左拉滿腔激情地歌頌

了3個愛國英雄的形象:鎮靜沉著的墨利埃老村長,他心愛的

女兒、美麗而勇敢的佛朗淑娃絲,他未來的女婿、比利時青年

多米尼格。普魯士軍官逼迫他們給軍隊帶路,違者就地槍斃。

麵臨生死抉擇,他們唯一的回答是:“寧可死,決不答應!”最

後,在法軍勝利反攻的號角聲中,墨利埃老爹和多米尼格最終

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孤苦無依的佛朗淑娃絲呆呆地坐在親人

的屍首中間,往日充滿歡樂的磨坊成了一片廢墟……左拉的

故事剛講完,夥伴們異口同聲地喊叫起來:“應該快點把它寫

下來!”這個故事就是左拉最著名的短篇小說《磨坊之役》。

第二天夜幕降臨,輪到了莫泊桑。30歲的莫泊桑此刻還

是文壇上的一個無名小卒。他所講的故事再現了普法戰爭中

的一個片斷,主人公是一個被社會唾棄的妓女羊脂球。當國家

遭受普魯士軍隊蹂躪的之時,她和全體法國人民一起,進行著

不屈不撓的鬥爭。對於普魯士軍官的無恥追逐和占有欲望,她

義正詞嚴地予以拒絕。她絕不願向侵略者出賣自己的肉體,更

不願出賣自己的靈魂。與具有崇高愛國心的羊脂球相對照,她

周圍那些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那些有錢的資產階級、高貴

的伯爵和偽共和主義者們顯得多麼卑鄙無恥!莫泊桑以他特

有的逼真細節、個性化的語言和行為刻畫了這群民族敗類的

醜態。

又一天過去了。於斯曼講了一個士兵的可憐遭遇,可把大

夥兒樂壞了。於斯曼是一位荷蘭畫家的兒子,他生性憂鬱。普

法戰爭時期,他在戰場上親身經曆過一段住院的生活。那種倦

怠、無秩序的住院生活是他終生難忘的一段可怕回憶,也成了

小說《背著背囊》的素材。

接下來的幾天,另外3位小說家也信守諾言,分別講述了

自己的故事,情節都是荒誕可笑的。

不久,他們把所講述的故事寫成作品,左拉寫了《磨坊之

役,於斯曼寫了《背上背囊》,莫泊桑寫了《羊脂球》,其餘3人

也各交一篇。這6篇小說於1880年交給沙邦節書店出版,題

為《梅塘之夜》。莫泊桑的《羊脂球》立即受到文學評論家和讀

者的讚賞,被推為6篇之中最好的一篇。從此莫泊桑蜚聲文

壇,闊步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此後短短10年,他以驚人的速

度寫了350多篇短篇小說和6部長篇小說。

一個人的成功,雖然與機緣有著莫大的關係,但也需要後備力量

儲備充足。莫泊桑30歲才在文學領域裏嶄露頭角,這說明:一個人隻

要有真才實學,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有撥雲見日的那一

天。正應了那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