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華

三個朋友,小時候常在一起玩耍。一個膽子特別大,喜歡和老虎、獅子混在一起;一個身體柔軟,可以在繩子上走來走去。另外一個什麼都不會。大家都誇前兩個孩子,認為後者無一技之長,不會有出息。後來,其中一個成了馴獸師,進了馬戲團;一個成了雜技演員,也進了馬戲團。什麼都不會的那個人,則成了馬戲團的團長。

越專業的越得不到提拔的機會,半瓶子醋反而左右逢源。在理性社會裏,其實這是合理的,真正的專業人才,並不願意去做官,他們通過自己的技藝就可以贏得應該得到的掌聲跟物質利益。恰恰在官本位盛行的社會中,人們才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因為他們失去了官位,就失去了所有利益,即便你的業務再精通,也要聽任外行的人指手畫腳,並不得不服從。

有位領導,據說是個畫家,我也看過他的畫,沒看出什麼門道來。問那些業內人士,都撇嘴。他們的態度裏,或許有嫉妒的成分,但也不能全部懷有嫉妒心理吧?後來有人給我分析,這個人的升遷之道恰在於此。在高官眼中,他是個文人,放心讓他來做文化人的頭兒;在文人眼中,他是個政客,安於聽從他的管理。如果文人們把他當作文化人,反而不好相處了。同是文人,誰服誰啊?

這些人憑什麼青雲直上,一路混上來的?很簡單,厚黑而已。曾經有位同事,搞攝影的,五十來歲了,有點為老不尊,失掉了工作。知道我在目前的單位當個小頭目,且跟我有過點頭之交,便向我求助。其時,我跟他幾年沒聯係了。接到他一個又一個電話,動了惻隱之心,跑到領導那裏為他說好話。領導說,那就來試試吧。於是,該人到我們單位重新就業。大概三個月後,整個單位的人都知道了這樣一個消息:該人是特殊人才,我們單位的一把手和二把手親自把他請來的。我暗笑,卻也沒有揭穿他,尋思他不過混口飯吃,這麼大歲數了,給他留點麵子吧。此後,我眼看著此人越吹越玄,每天以大師的身份教訓這個教訓那個,跟周圍的同事幾乎天天吵架,才明白自己犯了多大的錯。後來,他終於呆不下去,灰溜溜地走路了。據說,現在又跑到另外一個地方,混個小官當。

還有另外一種人,整天跟這個明星熟悉,跟那個大腕兒喝酒,把自己打扮成呼風喚雨的土地神。明眼人都知道他的底細,但又無意跟他計較,或者完全不屑於那種方式。厚黑學家們恰恰利用了人們的最後一點底線,明目張膽地抬高自己,貶低別人。在圈內人那裏,以神通廣大自居;在官僚那裏,以精通專業自居。即使圈內人了解他,鄙視他,也沒什麼關係,隻要唬住少數幾個決策者,他就會官運亨通。

人們見麵問的第一句話往往是:“你混得怎麼樣?”這是一句十分貼心的話。要想混得好,必須依賴外物,尋機會找路子,見縫插針,聞味而上,善於借力打力,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隨時能拉下臉來,一邊扮紅臉一邊扮白臉。

一個人本來不會什麼,但當官以後,就要趕緊蜻蜓點水地學點東西,以便顯得萬事皆通,指點江山,對什麼事都去發表意見。這才是混子的最大危害。混子們逼得專業人士不得不跟他們虛與委蛇,以“混”自保。

原載《羊城晚報》2008年4月9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