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惠泉義學聯。《榕園楹帖》。
上聯:句裏江山隨指顧;
下聯:城南鍾鼓鬥清新。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南城鍾鼓樓集宋句聯。《榕園楹帖》。
上聯:儒館辟邊城,漸戶多弦誦,士勵廉隅,快養人材為世用;
下聯:郡齋鄰講院,喜公暇論經,夜深聞讀,不忘書味似兒時。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西邕書院正學堂聯。《榕園楹帖》。
上聯:七萬人相慶更生,計農桑教化兵防,名世應推儒作將;
下聯:十五卷共尊遺集,兼道學文章經濟,此邦尤原士希賢。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王文成公祠聯。《榕園楹帖》。
上聯:頓看平地樓台起:
下聯:忽送千峰紫翠來。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紫翠樓聯。《榕園楹帖》。
上聯:載酒偏催耕,願無忘兩字豐農,為政先勞原自近;
下聯:索胸仍合力,正難得一家和氣,力田孝弟本同科。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豐農亭聯。《榕園楹帖》。
上聯:直道莫能容,卻聽雨登樓,薄醉平生無此快;
下聯:大名長不死,慕落星結屋,論詩異代久相師。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黃山穀祠聯。《榕園楹帖》。
上聯:聖訓敷言知道,在倫常業先耕讀;
下聯:民勞思善願人,勤守隘俗革歌墟。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武緣縣小陸墟新修宣讀聖諭亭聯。
《榕園楹帖》。
上聯:加意減租徭,十二村中爾宅爾田,保汝兒孫常足食;
下聯:赴功煩版築,三百裏外某山某水,守吾條約即良民。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勸農亭聯。《榕園楹帖》。
上聯:雍睦八家,同能服先疇,頗有鄉風安古處;
下聯:佘君三歲,始永除後患,斷無地角累升科。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林村勸農亭聯。《榕園楹帖》。
上聯:萬二千家為鄉,看水田再熟洫路叫流,到處爭留吾所憩;
下聯:三百六旬成歲,憶春晚觀風秋晴喜雨,連年頻與爾相親。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賓州勸農亭聯。《榕園楹帖》。
上聯:地利極膏腴,十萬山近繞澄江,今年喜雨足田肥人和歲稔;
下聯:邊情須體察,三百裏親來行縣,到處得興農課士問俗觀風。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上縣勸農亭聯。《榕園楹帖》。
上聯:地稱齊魯遺風向四覽尋源略仿古時州有序;
下聯:我勸試儒設教視三年敬業要求初學德之門。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賓州新設琅琊義學聯。《榕園楹》。
上聯:和十九司瑤峒人民至今已同規同倫新學頓殊頹結俗;
下聯:通一萬裏象胥文字到處有佩觿佩鞣邊城能識諭蒙書。
李蘭卿都轉(彥章)守思恩日題田州土州新設文同義學聯。《榕園楹帖》。
上聯:入則孝出則弟守先王之道以待後學;
下聯:頌其詩讀其書友天下之士尚論古人。
朱竹坨題杭州西湖敷文書院聯。
上聯:閉戶自精雲無心以出岫;
下聯:登高能賦文異水而湧泉。
胡書農學士題崇文書院中新建仰山樓集句聯。
上聯:今科又掄元願諸生莫存第二人想:
下聯:每月來課士即此地可作試三場觀。
吳邑侯(鳴鳳)題奉新縣馮川書院聯。此聯雖佳出語究於理未足也。
上聯:公羊傳經司馬記史;
下聯:白虎德論雕龍文心。
阮芸台(元)題廣州城中學海堂聯。
上聯:繹史誦經思在古昔;
下聯:登高望遠現於今時。
鄧懈筠督部(廷楨)集繹山碑字題廣州城中學海堂聯。
上聯:智山仁水在此堂宇;
下聯:經神學海發為文章。
白小山學使(熔)題廣州城中學海堂聯。
上聯:學貫九流彙此地人文法海;
下聯:秀開百粵看群賢事業名山。
成果亭撫部題廣州城中學海堂聯。聞亦白小山(熔)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