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嘴炮王者宋太祖(1 / 2)

五月初,南唐使者徐鉉入朝。

徐鉉此人,乃江南名士,十歲能作文,青年時入仕南唐,一路高升,官至吏部尚書。

如今金陵城外大兵壓境,李煜派他出使大宋,自是來求和的。

趙匡胤也沒怠慢,在紫宸殿設宴接見了他。一眾王公大臣俱都列席,趙德昭與陸無憂也在此列。

“傳聞徐公乃當世大儒,文章與韓熙載齊名,江南並稱’徐韓’,朕今日一見,果真風采卓然,名不虛傳。”

徐鉉約五十多歲,頭發胡子都已花白,卻仍是氣度儒雅,翩翩風度,一副清臒高潔的文士模樣。

“聖天子謬讚,江南自古文風繁盛,不比大宋武德充沛。”

晉王趙光義坐在禦座左側,聞言哈哈一笑:“你們江南多是些酸腐文人,文章寫得再花團錦簇,打仗卻是一塌糊塗。李煜這次派你來,是知道打不贏,想讓你做說客吧。”

話中輕蔑之意不加掩飾,徐鉉臉色訕訕,趙匡胤見狀假意輕斥一聲:“晉王!”

麵上卻是笑容不減:“朕這個弟弟帶兵出身,心直口快,徐公切莫在意。”

“臣不敢。”

徐鉉連忙拱手:“臣今日出使,的確是受國主所托,請求聖天子念及天下蒼生,罷兵休戰!”

說完,挺直的脊梁彎下,深深一揖到底。

趙光義一拍桌子,氣哼哼道:“李煜這是白日做夢呢,憑什麼!?”

趙匡胤擺擺手,依舊氣定神閑:“徐公這是做什麼?我大宋軍隊勞師遠征,將帥用命,你輕飄飄一句話,就讓他們無功而返?這又是何道理?”

“聖天子容稟,我主曆來奉大宋為正朔,甚至舍棄了唐的國號和帝號,自稱江南國主。願如高麗、交趾一般,年年納貢,代代稱臣。”

“徐公也是飽學之士,應知江南自古便是中國疆土,與高麗、交趾如何等同?”

趙匡胤一甩袍袖,振振有詞:

“自五代以來,各路諸侯裂土分疆,戰火連綿,朕既為天子,自當承天之誌,不止是江南,還有太原、契丹……朕矢誌蕩平南北,使天下一統!如此,百姓才可休養生息,永享太平,此乃大善!”

這番話的確是擲地有聲,陸無憂也不由感慨:這才是開國之君的心胸!

天下一統,是刻在每個中國人骨子裏的向往,也是每個雄心壯誌的帝王該有的抱負。

相形之下,李煜這種隻求偏安一隅的,就自然落了下乘。

同時,陸無憂還忍不住惋惜。雖然宋朝重文輕武,被後世詬病為“弱宋”,但它的確結束了唐末五代的亂世,為天下百姓帶來了百年富庶太平。

如果趙匡胤能多活幾年,說不定真能收複幽雲十六州,真正統一南北;如果繼位的不是趙光義而是趙德昭,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靖康之恥、宋室南渡。

曆史,真的不能改變嗎?

徐鉉顯然也頗受震撼,但他還是沒忘了自己的使命。

“江南自願稱臣,江南百姓亦為大宋臣民,我主侍奉天子,如兒子侍奉父親,並無過失。聖朝為何無故興兵?毀江南於戰火,陷百姓於兵禍?”

這話就有點不要臉了,當眾認爹啊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