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教育到底是什麼(1 / 2)

編者語:談到教育,我們大多數人總會感到是專業人士或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家長才能做到的事情。其實教育作為每一個為人父母者來說都應該是一件極其正常而又十分平常的事情,因為在父母與孩子的生活之中,可以處處體現教育的存在。但是,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真正的教育,而去尋找那些所謂的成功教育。那麼教育到底是什麼呢?

我陪兒子一起玩

我家在農村,聽說城裏的家長怕孩子玩物喪誌或是因為玩耽誤了學習時間,大都管得很緊,更不會像我一樣陪兒子玩了。其實這種教育方式有些太機械了。如果在學習上父母和孩子之間整天都是監督與被監督,生活中會是個什麼樣子,那家庭中還有愛嗎?我的經驗是:玩,並沒有耽誤孩子的學習,相反還激起了他對大千世界的濃厚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會推動孩子去獲取更多的知識,而且能夠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保持著長久的注意力。同時,父母陪孩子一起玩還可以疏通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建立融洽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每天總玩那會耽誤多少工夫?實踐告訴我,玩和學並非絕對的矛盾。其實當家長幫孩子樹立起一種正確的學習態度之後,孩子瘋玩、特玩之後反倒有一種“欠賬”的感覺。這種感覺會成為一種動力,促使他認真學習,以彌補玩花掉的時間。

坐下來細想我們父子間十幾年走過的曆程,忽然體會到:我就是一直在陪兒子玩,我的兒子是被愛出來的。

“愛出來的”,這話毫不誇張。孩子長這麼大,沒挨過我一句罵,沒挨過我一個巴掌。一個生意夥伴曾經得意地對我說:“王福誌,你知道你為什麼沒我賺得多嗎?那是因為你離不開你的兒子。”他說得對,我確實是離不開兒子,兩個兒子,無論哪一個都是離不開。十幾年前我曾對繈褓中的兒子發過誓:放心吧,兒子,既生了你,我一定要讓你幸福快樂,也一定要把你培養成人。為了兒子,我會放下所有的事陪著他玩,充當他最好的玩伴。無論他遇到了什麼麻煩,我都會摸著他的頭說:“放心,有爸爸在,什麼都不怕。”王京讀了10年的書,我每個月都要親自給他理發一次。每次去縣城接他回家,爺倆見麵總是首先商量好玩的時間和項目。於是他回家的日子就成了我法定的假日,無論春耕秋忙,不管生意多忙,有時在外地也不管待銷的貨物如何,為了能夠及時地趕回家去陪我兒子,我寧可花掉在手上攥出了汗的錢買上一張機票。我知道這是他最高興的時候,我所有的付出,值得走出校門的兒子和我一齊大聲喊:“今天是野生動物的節日!”

我們父子倆無話不談,如同兩個親密無間的朋友。我們可以為原則上的問題爭得麵紅耳赤,也可以為我們共同做完一個遊戲而歡樂,我讓兒子的成長始終在歡樂的主題裏完成。聽說如今許多家長與孩子之間矛盾很深,出現鴻溝。那是因為孩子們認為父母不理解他們,不關心他們,於是不願與父母交談,甚至頂撞父母,以自己的方式行事。我和兒子之間從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還在兒子小時候,我就對他們的小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兒子的優點我卻要大力表揚和鼓勵。這是很有效的策略,孩子感覺到了這種親情,情願做你的“尾巴”和“影子”,願意與你交談,你會很容易地從他們身上看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