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功能發育比形態發育相對落後。一般當身高突增時肌肉隻是增長,在身高發育高峰後肌肉才變粗,所以肌力發育比身高發育要落後14個月,肌肉的協調性也暫時較差。
第三,女孩的功能發育有某些不利點。男孩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在青春期開始後會有顯著增加,10—17歲,血紅蛋白平均值從12.0克/升增加到14.59克/升,紅細胞從460萬/立方毫米增加到530萬/立方毫米。而女孩無論是血紅蛋白還是紅細胞都增加很少,其原因是:①女孩月經初潮來後,血液有丟失現象,而造血功能暫時還跟不上。②青春期不注意營養衛生的女孩較多,有的怕胖,用饑餓法使體重減輕。還有的有偏食壞習慣,引起營養成分不均衡。③雄激素能促進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數量增加,而女孩體內雄激素分泌量很少,這是主要原因。
(三)運動素質不斷增強
運動素質是指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機能能力,包括速度、力量、靈敏度和柔韌性等。身體素質經常潛在地表現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勞動中,自然也表現在體育鍛煉方麵。
每當春暖花開的季節來臨,到郊外春遊,有的同學走不了多遠就感到很累很乏,登山更是氣喘籲籲,大有力不從心之感。但有的人則精力始終旺盛,走路輕快敏捷,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在追打躲閃遊戲中,有的同學反應很快,方向變幻莫測,非常伶俐。相反,有的反應遲緩,動作速度慢。有的人看上去雖然幹瘦,卻有很強的承重能力,可有的人體高塊大,卻“外強中幹”。所有的這些雖然與身體強弱和是否堅持鍛煉有關,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每個人身體素質的好壞。在素質發育方麵,男女差異在12歲以前不明顯,12歲以後逐漸加大。到18歲時,與男孩相比,女孩在速度和速度耐力方麵隻達到其4/5,腰腹肌力隻達到其2/3,下肢爆發力隻達到其3/4,臂肌靜止耐力隻達到其1/3.
青春期素質發育有以下3個特點:
第一,階段性。素質發育是不勻速發育的,男孩有3個階段:8—15歲為快速增長階段(15歲時,男孩各項素質指標增長量均達到總增長量的80%以上),16—20歲為緩慢增長階段,21—30歲為穩定增長階段。女孩則有4個階段:8—12歲為快速增長階段(多數12歲時達到總增長量的90%左右),12—16歲會有一個停滯下降階段,17—20歲又進入緩慢增長階段,21—25歲趨向穩定。
第二,順序性。由於各項素質增長的速度有快有慢,出現高峰的時間(即敏感期或關鍵期)有早有晚,所以在增長順序上也有先有後。①速度素質。一般在16歲時接近成人水平,18歲時達高峰,速度穩定階段在20歲左右。應該在發展最快時期加強訓練,但運動量應與成人有別,避免訓練過度。②力量。指人體肌肉在工作時收縮與放鬆的能力。一般男19歲,女18歲達到較高水平,持續發展到30歲。要根據個人體力特點,做到訓練有別。③耐力。指人體在長時間持續運動和疲勞後能迅速恢複的能力。它同心血管係統功能水平關係最密切,同時受呼吸神經係統的功能狀態製約。按上述器官係統發育進程,耐力運動一般要在25—30歲才能創造最佳成績。進入青春期,內分泌活動增強,生長發育進入第二次突增階段,體內發生一係列複雜的變化——生理功能進一步加強,肌肉力量迅速發展,骨骼增長加速,因此適於肌肉方麵的係統訓練,中學生應當活躍地從事田徑項目和一般體育競賽活動。青春發育期青少年的肺活量、握力都有一個突增階段,在青春發育後期,男性的肺活量、握力比女性增長更快。盡管此期發育迅速,也不宜過早從事單項訓練。一般12—17歲為全麵發展時期,中學生應側重發展速度、力量和一般耐力,以促進機體全麵發育。在掌握多種技能基礎上,17歲以後,中學生可以進行專項訓練。
第三,性別差異。男女在素質發育上有一定的差異,12歲以前性別差異不明顯,12歲以後,性別差異顯著增大,而且年齡越大性別差異越大。
(四)性器官與第二性征發育顯著
性發育是青春期最重要的表現之一,包括生殖器官的形態變化、功能發育和第二性征發育。男女孩性發育表現不同。
1.女性性發育
(1)形態變化。女性生殖器官分內、外兩部分。內生殖器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外生殖器(外陰)包括阜戶、大小陰唇、陰蒂、前庭和會陰。這些器官在青春期前發育緩慢,基本處於幼稚狀態。進入青春期後,在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黃體生成素及雌性激素作用下,卵巢在8—10歲發育較快,以後發育迅速。子宮的發育在10—18歲時迅速加快。陰道加長,黏液腺也發育,從陰道可以排出大量的分泌物。內外生殖器官迅速發育,並與其他係統共同進入成熟階段。
(2)功能發育。隨著性發育的逐漸成熟,出現了月經周期。女性月經初潮最早9歲,最晚20歲,平均約14歲。初潮後一個階段內,月經周期不大規律,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後就會按月來潮。兩次月經之間有一次排卵期,這時候陰道的分泌物明顯增多。應注意經期衛生,月經期間應當避免重的體力勞動或環境條件、情緒的突然變化,否則,容易發生痛經或月經失調。女孩子第一次月經(月經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標誌之一,多數發生在夏天,年齡在各國各地有所不同,範圍為10—16歲。歐美國家較早,發展中國家較遲,月經初潮早晚和經濟水平、營養狀況有關。女性月經初潮年齡比男生首次遺精年齡平均早兩年。初潮早的女孩一般屬於早熟類型,她們發育早,生長突增開始也早,但身高較早停止生長,一般趨於矮胖體型(骨盆寬、肩窄)。相反,初潮晚的女孩發育較晚,長大後一般多趨於瘦高型。月經初潮發生,意味著女孩身高猛長的時間已過,所以身高一般不會再有大幅度提高,一般再增長5—7厘米,極少數超過10厘米。月經初期後身高生長的潛力與初潮發生的早晚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