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2 / 3)

二、學會賞識孩子表現出的多元化興趣和生命潛能

每個孩子都有極大的潛能。一個正常兒童腦的使用,有人認為隻開發了5%,或開發了10%,最多有人說是開發了15%,不管怎麼說,絕大部分是尚未被開發的,潛能是巨大的。因此,可以說,所有的兒童完全可以發展,沒有一個兒童不能夠發展,每一個兒童都能發展成優秀的孩子,甚至包括那些殘缺的、殘疾的、先天腦損傷的兒童,都可以通過一定的補償(這方麵有缺陷,就用另外一方麵才能來代償),使他們達到正常的發展水平。既然每個人都能發展,為什麼大部分人又沒發展好呢?那就是因為從孩子小時起,家長和學校就給孩子在某一方麵戴了一頂“你不行”的帽子,在孩子心靈中,“我不行”成了發展和前進中最有害的一個枷鎖。

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自主發展,但並不是說每一個孩子都可以發展成為一樣的人,因為不同的人,其腦的機能確實不完全一樣。有的孩子某方麵的智能更加突出一些,更加早慧一些,比較早地表達出來,表現出來。對孩子表現出來的某些智能,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發現,隻有細心的家長和細心的老師才會發現,不細心、不懂行的老師和家長就發現不了。其實,家長應該懂得,凡是孩子有興趣的事情都是他先天這方麵能力比較強的,他才會表現出一種很自然的興趣。他小時候喜歡哼哼唱唱,說明他的藝術感覺比較好;喜歡拆拆弄弄,喜歡給你弄點小破壞,表明孩子的動手能力較強;喜歡跳跳動動,表明身體動覺能力比較強。有的孩子語言能力比較強,他就會對詞語很敏感,大人的話一學就會。而那些邏輯方麵比較好的孩子,學習連接詞就比較快,“不但……,而且……”,“雖然……,但是……”,“因為……,所以……”,運用起來得心應手。孩子是不一樣的,就像是樹葉,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每片樹葉都各不相同,都有各自的風采。美國心理學家加德勒提出七種智慧。現在有學者提出第八種智慧,還有第九種智慧。這個重要的思想告訴我們,人的智能是多方向的、多方麵的,而孩子如果某方麵智能比較強,他就會對某些方麵、某個領域有濃厚的興趣。孩子自然狀態中間已經有某些才能是突出的,而且從他的興趣中就已經可以證明他能自主發展,你如果不去限製他的興趣,不去打消、挫傷他這種興趣,他這方麵興趣一定可以發展下去。家長和老師應尊重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這種尊重自然規律的教育是和諧的教育、協調的教育、尊重人的教育。現在我們的教育問題在於人為性過強,功利目的性過強,希望短期出效益的這種求切心過強,求成心過強,因此就使得我們的教育發生了偏差。

每個生命是多樣的,生命的多樣不僅表現在智能方麵是多樣的,還表現其發展速度是多樣的。各人的發展沒有固定的軌道,不能要求一定的模式。有的人可能在一段時間裏發展得比較慢,如個子長得很慢,智力發展上可能也比較緩慢,到一定時候他可能突然一下爆發性地發育,智力在某個時期也可能突然上升了。每一個人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加上每個孩子心理年齡相差也會有很大的跨度。可能有的十二歲的孩子隻有八歲的心理年齡,如上中學了,還要帶手槍,帶娃娃,帶個小汽車到課堂上去。反過來說,可能也有七八歲、八九歲的孩子就開始早期發育了,開始對異性敏感了,當然也可能十歲了還有尿床的毛病。因此,對家長來說,最大的要求就是要發現和遵循孩子的這種發展規律,不能揠苗助長。也正因為如此,有些文化知識高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他們的孩子不一定能成才,而有些農村的大嬸大媽,總是對自己的孩子抱有信心,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相信他們能夠有所作為,在這種氛圍中,這樣的孩子自然而然有良好的發展。孩子就像一朵花一樣,他處在花苞的時候,你就不能硬讓他鮮花怒放,如果打亂了這個秩序,往往就會很可能把他毀掉了。對孩子的成長而言,家長的耐性、耐心是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