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 家校協同配合 共育世紀新人(1 / 2)

重慶市渝北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 張正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著孩子的一生。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應當貫穿於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應當貫穿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麵,在不同階段和不同方麵應當有不同的內容和重點,相互配合,全麵推進。”這充分說明了家庭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是學校教育強有力的支持。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審美情操等起著啟蒙和培養作用,它的教育功能是學校及其他社會群體所無法替代的。加強對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不僅是當前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據調查,凡是身心健康成長,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學生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盡管家庭情況不一,家長的職業、文化程度有別,家庭教育模式也不一樣,但都包含以下一些基本要素:第一,家長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重視家庭教育,並將望子成龍的美好願望轉化為教育孩子成才的現實努力。第二,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第三,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教育。建立家校協同的教育網絡,對於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密切家校的聯係,鼓勵家長參與學生素質的培養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為此,我校通過校刊《年華》“家長學校”欄目,舉辦各類家長學校,舉辦“走近學生,走近家長”征文和演講比賽以及“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征文比賽,推動家庭教育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全麵推進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著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工作模式。

根據胡錦濤總書記在2004年5月31日視察北京少年宮時“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精神,加強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努力探索和把握做好新形勢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規律,把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的指示精神,在中共重慶市渝北區委宣傳部、渝北區教委黨委、渝北區婦聯的關懷支持下,我校組織編寫了這本《中學生家長必讀》。

要真正發揮家庭教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還需要更多家長的積極參與,讓更多的家長更全麵地配合學校,協同學校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創造”(胡錦濤)。我校開展的“家校協同配合,共育世紀新人”工作取得成效,可將其概括為十六個字:家校互動,協同教育,措施到位,力求實效。

(1)成立家長學校。家長學校作為我國現代家庭教育活動中的一個有效載體,以它獨特的教育手段向家長傳授撫養子女成長的知識,交流培養子女的經驗、得失以及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能力及素質。家長學校的基本宗旨是“抓一代,促兩代,提高家長家教的素質和水平”。我校成立了家長學校,成立了家長委員會,部分家長通過學習,真正明白了“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家長的影子”這個道理。

我們還力求把家長學校辦成家長們的家。他們除接受家教知識的傳授、交流家教的經驗、組織係列家教活動外,還讓他們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工作,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使家庭和學校站在同一戰線,從不同的空間和角度共同教育孩子,建立合作基礎,達到和諧共振。

(2)編寫校本課程《中學生家長必讀》和開設校刊《年華》中“家長學校”欄目。加強調查研究,認真總結探索,通過多年的積累,一年多的收集整理,終於編寫成《中學生家長必讀》一書。此項工作涉及的專家學者上百人,師生上千人,家長上萬人。該書較為科學全麵地介紹了中學生行為準則,中學生生理、心理及學習特征,家教知識及家長行為規範,重點闡釋了教子方法,提供了家長教育成敗範例分析。

我們還隨著教育教學的開展,同步在校刊《年華》上開辟了“家長學校”欄目,在校園網上開辟了“家長頻道”欄目,使學生自身受到教育,讓家長得到家庭教育的指導與幫助。

(3)定期召開家長會。召開家長會已成為我校的一項常規性工作。各年級每學期至少一次,畢業年級與起始年級至少兩次。每次開家長會前教師都要認真準備,把學校的辦學思想、現階段的工作目標和學生具體的學習、思想狀況作為家長會的主要內容。同時,嚴格要求教師不準把家長會開成單純的成績報告會或批評會,而要把家長會開成確實能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的培訓會。家長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專題性家長會、講座式家長會、展覽式家長會、表演式家長會、觀賞式家長會,讓家長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得到啟發、影響,因而,家長參與的積極性高,到會率高。學校為配合家長會,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進校門處設置學校宣傳櫥窗,及時全麵地宣傳學校,讓家長更具體地了解學校教育的方方麵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