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聖人詮置藥石,療諸疾病者,以其五髒本於五行,五行有相生勝之理也。榮衛本於陰陽,陰陽有逆順之理也。故萬物皆稟陰陽五行而生,有五色焉,有五味焉,有寒熱焉,有良毒焉。聖人取其色味冷熱良毒之性,歸之五行,處以為藥,以治諸疾。順五行之氣者,以相生之物為藥以養之;逆五行之氣者,以相勝之物為藥以攻之。或瀉母以利子。或瀉子以補母。此用藥之奇法也。
《經》曰:天地,萬物之盜;人,萬物之盜。人,所以盜萬物為資養之法。其水陸之物為飲食者,不啻千品,其五色、五味、冷熱、補瀉之性,亦皆稟於陰陽五行,與藥無殊。大體用藥之法,以冷治熱,以熱治冷。實則瀉之,虛則補之,此用藥之大要也。人若能知其食性,調而用之,則倍勝於藥也。
緣老人之性,皆厭於藥而喜於食,以食治疾,勝於用藥。況是老人之疾,慎於吐痢,尤宜用食以治之。凡老人有患,宜先食治;食治未愈,然後命藥,此養老人之大法也。是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今以《食醫心鏡》、《食療本草》、
《詮食要法》、《諸家法饌》、洎是注《太平聖惠方》食治諸法,類成養老食治方。各開門目,用治諸疾,具列於下。為人子者,宜留意焉。
承奉郎前守泰州興化縣令陳直述。
上籍
食治養老益氣方第一
一
法製豬肚方
食治老人補虛羸、乏氣力。
豬肚(二枚,洗,如食法) 人參(半兩,去蘆) 幹薑(二錢,炮製,銼) 椒(二錢,去目,不開口者。微炒) 蔥白(七莖,去須,切) 糯米(二合)
上件搗為末。入米合和相得,入豬肚內,縫合,勿令泄氣。以水五升於鐺內,微火煮令爛熟。空心服,放溫服之。次,暖酒一中盞飲之。
益氣牛乳方
牛乳最宜老人。性平,補血脈,益心,長肌肉,令人身體康強潤澤,麵目光悅,誌不衰。故為人子者,常須供之,以為常食。或為乳餅,或作斷乳等,恒使恣意充足為度,此物勝肉遠矣。
枸杞煎方
食治老人頻遭病,虛羸不可平複,最宜服之。
生枸杞根(細銼,一鬥,以水五鬥,煮取一鬥五升,澄清) 白羊脊骨(一具,銼碎)
上件藥,以微火煎取五升,去滓,取入瓷合中。每服一合。與酒一少盞,合暖,每於食前溫服。
法煮羊頭方
食治老人補五勞七傷虛損。
白羊頭蹄(一副,草火燒令黃色,刮去灰塵) 胡椒(半兩) 蓽茇(半兩) 幹薑(半兩) 蔥白(切,半升) 豆豉(半斤)
上件藥,先以水煮羊頭蹄半熟,納藥,更煮令爛,去骨。空腹適性食之。日食一具,滿七具即止。禁生、冷、醋、滑、五辛、陳臭、豬、雞等七日。
煎豬肪方
食治老人大虛羸困極,宜服。
豬肪(未中水者,半斤)
上入蔥白一莖於銚內,煎令蔥黃即止。候冷暖如身體,空腹頻服之,令盡,暖蓋覆臥。
至日晡後,乃白粥調糜。過三日後,宜服羊肝羹。
羊肝羹方
羊肝(一具,去筋膜,細切) 羊脊KT 肉(二條,細切) 枸杞根(五斤,銼,以水一鬥五升,煮取四升,去滓) 末半兩。
上用枸杞汁煮前羊肝等,令爛。入豉一小盞,蔥白七莖(切),以五味調和作羹,空腹食之。後三日,慎食如上法。
油麵 方
食治老人補虛勞。
生胡麻油(一斤) 浙粳米泔清(一斤)
上二味,以微火煎,盡泔清乃止,出貯之。取合鹽湯二合,將和麵作 ,煮令熟。入五味食之。
二
食治老人補虛益氣。牛乳方:牛乳(五升) 蓽茇末(一兩)
上件藥入銀器內。以水三升,和乳合煎取三升,後入瓷合中。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食治老人養老,以藥水飲牛,取乳服食方:鍾乳(一斤,上好者,細研) 人參(三兩,去蘆頭) 甘草(五兩,炙微赤,銼) 幹地黃(三兩)
黃(二兩,銼) 杜仲(三兩,去皺皮用) 肉蓯蓉(六兩) 白茯苓(五兩) 麥門冬(四兩,去心) 薯蕷(六兩) 石斛(二兩,去根,銼)
上藥為末。以水三鬥,先煮粟米七升為粥,放盆內,(用藥一兩)攪,令勻。少和冷水,與渴牛飲之,令足。不足,更飲之一日。飲時,患渴,不飲清水,平旦取牛乳服之。生、熟任意。牛,須三歲以上、七歲以下,純黃色者,為上,餘色,為下。其乳常令犢子飲之。若犢子不飲者,其乳動氣,不堪服也。慎蒜豬魚、生冷、陳臭。其乳牛清潔養之,洗刷、飲飼須如法,用心看之。
增補方劑
《千金翼方》耆婆湯:主大虛冷風,羸弱,無顏色方。一雲酥蜜湯。
酥(一斤,煉) 生薑(一合,切) 薤白(三握,炙令黃) 酒(二升) 白蜜(一斤,煉) 油(一升) 椒(一合,汗) 胡麻仁(一升) 橙葉(一握,炙令黃) 豉(一升) 糖(一升)
上一十一味,先以酒漬豉一宿,去滓,納糖蜜油酥於銅器中,煮令勻沸。次納薤薑,煮令熟。次下椒、橙葉、胡麻,煮沸。下二升豉汁,又煮一沸,出內瓷器中密封。空腹吞一合,如人行十裏,更一服。冷者加椒。
鄒氏三妙湯:實氣養血,久服彌益人。
地黃 枸杞實(各取汁一升) 蜜(半升)
銀器中同煎如稀餳。每服一大匕,湯調酒調皆可。
鄒氏山芋粥:薯蕷生於山者名山藥,一名山芋。山芋生山者佳,圃種者無味。取去皮,細石上磨如糊。每 粥用山芋一合,以酥二合,蜜一合約炒令凝,以匙揉碎。粥欲熟,投攪令勻乃出。
嶽美中氏參 粥:食治老人元氣不足,脾胃虛弱,氣短自汗,語音低怯,麵色 白,食少便溏,神疲懶動,四肢無力,易患感冒,舌淡胖苔淨,脈緩弱者。
黨參(三十克) 黃 (三十克) 白朮(十五克) 茯苓(十五克) 炙甘草(十五克)
上五味,加水八百毫升,煎至六百毫升,去滓。下粳米二兩,煮粥四百毫升,清晨頓服之。每日一次,常服有益氣力、補虛弱、健脾胃之效。
食治老人眼目方第二
一
補肝豬肝羹方
食治老人肝藏虛弱、遠視、無力。
豬肝(一具,細切,去筋膜) 蔥白(一握,去須,切) 雞子(二枚)
上以豉汁中煮,作羹。臨熟,打破雞子,投在內,食之。
又方:青羊肝(一具,細切,水煮熟,漉酒幹)
以鹽、醋調和食之。
又方:蔥子(半升,炒熟)
上為末。每服一匙,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入米,煮粥食之。
馬齒實方
食治老人青白翳。明目,除邪氣,利大腸,去寒熱。
馬齒實(一斤)
上為末。每服一匙,煮蔥豉粥,和攪食之。馬齒菜作羹粥吃,並明目,極佳。
烏雞肝粥方
食治老人肝藏風虛,眼暗。
烏雞肝(一具,細切)
上以豉中和米,作羹粥食之。
蒼耳子粥方
食治老人目暗不明。
蒼耳子(半兩) 粳米(半升)
上件搗蒼耳子爛。用布絞濾,以水二升,取汁,和米煮粥食之。或作散,煎服亦佳。
蓮實粥方
食治老人益耳目聰明、補中強誌。
蓮實(半兩,去皮,細切) 糯米(三合)
上先以水煮蓮實令熟,漉出。次入糯米作粥,候熟,入蓮實攪令勻。熱食之。
竹葉粥方
食治老人膈上風熱、頭目赤痛、目視 。
竹葉(五十片,淨洗) 石膏(三兩) 沙糖(一兩) 浙粳米(三合)
上以水三大盞,煎石膏等二味,取二盞。去滓,澄清用,煮粥熟。入沙糖食之。
二
食治老人熱發,眼赤澀痛,梔子仁粥方。
梔子仁(一兩)
上為末,分為四服。每服用米三合煮粥,臨熟時下梔子末一分,攪令勻食之。
食治老人益精氣,強意誌,聰利耳目,雞頭實粥方。
雞頭實(三合)
上煮令熟,去殼,研如膏。入粳米一合,煮粥,空腹食。
食治老人補中明目,利小便,蔓菁粥方。
蔓菁子(二合) 粳米(三合)
上搗碎,入水二大盞,絞濾取汁,著米粥空心食之。
增補方劑
《備急千金要方》補肝散:治失明漠漠方。
青羊肝一具,去上膜薄切之,以新瓦瓶子未用者淨拭之,內肝於中,炭火上炙之令極幹,汁盡,末之。決明子半升。
蓼子一合,熬令香。
上三味合治,下篩。以粥飲,食後服方寸匕,日二,稍加至三匕,不過兩劑。能一歲服之,可夜讀細書。
食治老人耳聾耳鳴諸方第三
一
磁石豬腎羹方
食治老人久患耳聾,養腎髒、強骨氣。
磁石(一斤,杵碎,水淘去赤汁,用綿裹) 豬腎(一對,去脂膜,細切)
上以水五升,煮磁石,取二升。去磁石,投腎調和。以蔥豉、薑、椒作羹,空腹食之。
作粥及入酒並得。磁石常留起,依前法用之。
鹿腎粥方
食治老人腎氣虛損,耳聾。
鹿腎(一對,去脂膜,切) 粳米(三合)
上於豉汁中相和,煮作粥。入五味,如法調和,空腹食之。作羹及作酒並得。
鯉魚腦髓粥方
食治老人耳聾不瘥。
鯉魚腦髓(二兩) 粳米(三合)
上煮粥。以五味調和,空腹服之。
豬腎粥方
食治老人腎藏氣憊、耳聾。
豬腎(一兩,去膜,細切) 蔥白(二莖,去須,切) 人參(一分,去蘆頭) 防風(一分,去蘆頭)
粳米(二合) 薤白(七莖,去須)
上件藥末。並米、蔥、薤白,著水鍋中煮。候粥臨熟,撥開中心,下腎,莫攪動,慢火更煮良久。入五味,空腹服之。
二
食治老人五髒氣壅耳聾。烏雞膏粥方。
烏雞脂(一兩) 粳米(三合)
上相和,煮粥。入五味調和,空腹食之。烏雞脂和酒飲,亦佳。
補充方劑
《太平聖惠方》治耳聾,及不聞香臭,幹柿粥方。
幹柿(三枚,細切) 粳米(三合)
上,於豉汁中煮粥,空腹食之。
食治老人五勞七傷諸方第四
一
暖腰壯陽道藥餅子方
食治老人五勞七傷,下焦虛冷,小便遺精,宜食之。
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 神曲(三兩) 桂心(一兩) 五味子(一兩) 幹薑(二兩,炮製,銼) 羊髓(二兩) 大棗(二十枚,煮,去皮核) 酥(二兩) 蜜(四兩) 白麵(一斤) 黃牛乳(一斤半) 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幹)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幹,為末) 漢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為末。入麵,以酥、蜜、髓、乳相和,入棗瓤,熟,搜於盤中,蓋覆,勿令通風,半日久即將出。更搜令熟, 作糊餅大,麵上以箸挑之。即入爐KT 中,上下以火爆令熟。每日空腹食五枚。一方入酵和更佳。
雌雞粥方
食治老人五勞七傷,益下元,壯氣海。服經月餘,肌肉充盛。老成少年,並宜服食。
黃雌雞(一隻,去毛、髒腹) 肉蓯蓉(酒浸一宿,一兩,刮去皺皮,切) 生薯蕷(一兩,切)
阿魏(少許,煉過) 粳米(二合,淘入)
以上,先將雞爛煮,擘骨,取汁,下米及雞肉、蓯蓉等,都煮粥。入五味,空心食之。
羊腎蓯蓉羹方
食治老人五勞七傷,陽氣衰弱,腰腳無力,宜食。
羊腎(一對,去筋、膜、脂,細切)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細切)
上件藥和作羹。著蔥白、鹽、五味末等,一如常法。空腹服之。
二
食治老人五勞七傷、陽氣衰弱,強益氣力。鹿腎粥方。
鹿腎(一對,去脂膜,細切)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皮,切) 粳米(二合)
上件藥先以水二盞,煮米作粥。欲熟,下鹿腎、蓯蓉、蔥。
增補方劑
《聖惠方》治五勞七傷,庶事衰弱,枸杞粥方。
枸杞菜(半斤切) 粳米(二合)
上件,以豉汁相和,煮作粥。以五味蔥白等,調和食之。
《聖惠方》治五勞七傷,陰囊下濕癢,蘿 菜粥方。
蘿 菜(半斤) 羊腎(一對,去脂膜) 粳米(二合)
上細切煮粥,調和如常法,空腹食之。
《聖惠方》治五勞七傷,陰萎氣弱,雞肝粥方。
雄雞肝(一具,切) 菟絲子末(半兩) 一粟米(二合)
上以水二大盞半,入五味及蔥,煮作粥,空心食之。
食治老人虛損羸瘦諸方第五
雀兒粥方
食治老人髒腑虛損、羸瘦、陽氣乏弱。
雀兒(五隻,治如食法,細切) 粟米(一合) 蔥白(三莖,切)
上先將雀兒炒肉,次入酒一合,煮少時,入水二大盞半,下米煮作粥,欲熟,下蔥白五味等。候熟。空心服之。
骨汁煮餅方
食治老人虛損羸瘦,下焦久冷,眼昏,耳聾。
大羊尾骨(一條,以水五大盞,煮取汁二大盞五分) 蔥白(五莖,去須,切) 麵(三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穰,焙) 羊肉(四兩,細切) 荊芥(一握)
上件藥都用骨汁煮五七沸,去滓。用汁少許,後溲麵作索餅,卻於汁中與羊肉煮。入五味,空腹服之。
羊肉粥方
食治老人虛損羸瘦,助陽、壯筋骨。
羊肉(二斤) 黃 (一兩,生,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一兩) 棗(五枚) 粳米(二合)
上件藥先將肉去脂皮,取精膂肉,留四兩細切;餘一斤十二兩,以水五大盞,並黃 等,煎取汁三盞,去滓。入米煮粥,臨熟,下切了生肉,更煮。入五味調和,空心食之。
雞子索餅方
食治老人虛損羸瘦,令人肥白光澤。
白麵(四兩) 雞子(四兩) 白羊肉(四兩,炒,作 )
上件,以雞子清溲麵作索餅。於豉汁中煮令熟。入五味和 ,空腹食之。
石英水煮粥方
食治老人腎氣損,陰萎,固痹;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
白石英(二十兩) 磁石(三十兩,捶碎)
上件藥以水二鬥,器中浸,於露地安置。夜則揭蓋,令得星月氣。每日取水作羹粥及煎茶湯吃,皆用之。用卻一升,即添一升。如此經年,諸風並瘥,氣力強盛,顏如童子。
增補方劑
《聖惠方》治五髒虛損,羸瘦,益氣力,堅筋骨,苣 粥方。
苣 子不限多少,揀去雜,蒸曝各九遍。
上每取二合,用湯浸布裹, 去皮,再研,水濾取汁,煎成飲,著粳米作粥食之。或煎濃飲,澆索餅食之,甚佳。
食治老人脾胃氣弱方第六
一
羊肉索餅方
食治老人脾胃氣弱,不多食,四肢困乏無力,黃瘦。
白羊肉(四兩) 白麵(六兩) 生薑汁(一合)
上以薑汁溲麵,肉切作 頭。下五味椒蔥煮熟,空心食之,日一服,如常作益準。
藿菜羹方
食治老人脾胃氣弱、飲食不多、羸乏少力。
藿菜(四兩,切之) 鯽魚肉(五兩)
上煮作羹。下五味椒薑,並調少麵,空心食之。常以三五日服,極補益。
釀豬肚方
食治老人脾胃氣弱,不能飲食,多困無力。
豬肚(一個,肥者,淨洗之) 人參末(半兩) 橘皮末(半兩) 豬脾(二枚,細切) 飯(半碗) 蔥白(半握)
上總納豬肚中相和,入椒醬五味訖,縫口,合蒸之,令爛熟。空心漸食之。能作三兩劑,兼補勞。
雞子 方
食治老人脾胃氣弱,不多進食,行步無力,黃瘦氣微,見食即欲吐。
雞子(三枚) 白麵(五兩) 白羊肉(五兩,作 頭)
上件,以雞子白溲麵,如常法作之。以五味煮熟,空心食之,日一服。常作極補虛。
曲末索餅子方
食治老人脾胃氣弱,食不消化,羸瘦,舉動無力,多臥。
曲末(二兩,搗為麵) 白麵(五兩) 生薑汁(三兩) 白羊肉(二兩,作 頭)
上以薑汁搜曲末和麵作之。加羊肉 頭及下醬椒五味,煮熟。空心食之。日一服。常服尤益。
羊脊骨粥方
食治老人脾胃氣弱,勞損,不下食。
大羊脊骨(一具,肥者,捶碎) 青粱米(四合,淘淨)
上以水五升,煎取二升汁,下米煮作粥,空心食之。可下五味常服,其功難及,甚效。
粟米粥方
食治老人脾胃虛弱,嘔吐,不下食,漸加羸瘦。
粟米(四合,淨淘) 白麵(四兩)
上以粟米杵麵,令勻。煮作粥,空心食之,日二服。極養腎氣、和胃。
黃雌雞餛飩方
食治老人脾胃氣弱,痿瘦。
黃雌雞肉(五兩) 白麵(七兩) 蔥白(二合,切細)
上以切肉作餛飩,下椒醬五味調和煮熟,空心食之。日一服。皆益髒腑,悅澤顏色。
二
食治老人脾胃氣弱、食飲不下、虛劣羸瘦,及氣力衰微,行履不得。鯽魚熟 方。
鯽魚肉半斤(細切 )
上投豉汁中煮,令熟。下胡椒、蒔蘿並薑、橘皮等末及五味,空腹食。常服尤佳。
食治老人脾胃氣弱、幹嘔、不能下食。羊血方。
羊血(一斤,鮮者,麵醬作片) 蔥白(一握) 白麵(四兩,捍切)
上煮血令熟,漸食之。三五服,極有驗,能補益髒腑。
食治老人飲食不下,或嘔逆虛弱。生薑湯方。
生薑(二兩,去皮,細切) 漿水(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