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3)

第一章

從舜帝賜姓,到襄公始國,跨越一千五百多年,秦人從來都不走平凡路。它沒有任何政治資源可以利用,更沒有血緣優勢可以憑仗,唯一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努力。棄夏歸商的政治冒險,使得嬴秦成了商朝的貴族和座上客,顯列諸侯;也正因為是商朝的貴族,嬴秦成了周朝的棄兒和邊緣部族,被強迫西遷,與戎狄雜處,遊牧為生。在艱難的處境下,秦人並沒有放棄,在長期的戰爭生涯中,他們學會了隱忍,學會了付出,終於在東周開始之年有了自己的國家。一切精彩都從此開始。

中國人的曆史,無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家族,都是從第一個男性祖先開始講起的。也就是說,曆史的開端處,肯定是一個大老爺們兒。而且,這個老爺們兒肯定牛得不得了。他要麼有著神乎其神的出生經曆,要麼有著別人比不過的“革命”事跡。關於這一點,我們隻要去讀一讀《史記》中的“本紀係列”就再清楚不過了。打個比方,按照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排的譜係,黃帝是堯的高祖,舜的八世祖,禹的高祖(舜反而比禹低三輩,有點亂),也是商、周兩朝的遠祖。這樣拉來推去,我們中國人估計都能或遠或近地歸根到黃帝和炎帝那裏。所以說,黃帝和炎帝是我們中國人的共祖,我們中國人也因此被稱為“炎黃子孫”。

曆史總是從老爺們兒開始的。這無疑傳遞給了我們一個信號或者暗示: 中國從有曆史記載的那一天起,就已經開始用男人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了。換句赤裸裸的話說,男人已經成了這個社會的主宰。所以,那些史學家必須要找到第一個男性祖先,不然的話,曆史就不知道該從哪兒開始了。

可以想象,在男性始祖的選擇上,後來的史官們肯定進行了公務員選拔般嚴格的甄選和過濾。有資格作為曆史開端的男性祖先的,應該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必須具有神秘兮兮的出身(也就是沒有老爸,否則的話,這位老爸比他就更有資格成為始祖),從而讓他作為一家、一姓、一族的第一個男人在曆史中粉墨登場。第二,這個人必須有出息,立下了豐功偉業。不然的話,後代子孫對自己祖宗的事都說不出口,就沒辦法拿他們來標榜自己了。

那麼,本書所提到的嬴秦,他的始祖是怎麼樣出場的呢?他的後代子孫在曆史上叱吒風雲,最終一掃寰宇,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可想而知,後來秦國的那些史官們,在追溯和書寫秦史的時候,肯定會對嬴秦的先祖們大肆渲染,極盡誇張之能事。老子英雄,兒孫才能當好漢。強悍的子孫,怎麼會有窩囊不成器的祖宗?如果真的是那樣,就真的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了。

根據《史記》中的記載,秦的始祖名叫大業。同曆史上的其他先祖一樣,嬴秦的這位始祖也有著相當詭譎的出生經曆。大業的母親是顓頊的苗裔孫女,名叫脩。有一天,脩正在織布,突然一隻玄鳥飛過,下了一個蛋。脩好奇,把蛋吞到了肚裏,不久竟然未婚先孕了。後來,生下一男嬰,也就是大業。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神話傳說。真實的情況可能是: 帝顓頊的苗裔部落與另外一個部落或酋邦結親,把自己本族的孫女脩嫁給了該部落的首領,形成了所謂的“姻親部落”。這個部落的首領,就是大業的父親。而曆史之所以沒有讓這個“男人”出場,大概是因為此人智商一般、業績平平,出身又不太光彩,所以才被曆史抹去。而《史記》之所以杜撰女脩吞鳥卵的神話,則是因為該部落屬於東方以玄鳥為圖騰的鳥夷部落。曆史隱去了大業的生身父親,隻好讓這個圖騰物來充當老爸的角色了。

其實,即使是大業本人,也沒有什麼大的作為。真正有作為的應該是他的兒子--伯益。但是,大業雖然沒有什麼功績,但他的母親卻出身名門望族。脩是顓頊的孫女,顓頊又是黃帝軒轅的孫子,在“三皇五帝”中排名第二。他前承炎黃,後啟堯舜,是華夏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由此看來,大業能作為嬴秦的始祖寫進曆史,完全是沾了自己母親的光。正是因為這一點,嬴秦一族經常遭到後代文人的恥笑,說他們為了找一個有頭有臉的先祖,竟然連男女都不分了。《史記·索引》中就說他們標榜自己的母係血統,靠姻親提高自身的地位,根本不符合編曆史故事的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