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散文有些年頭了,估摸超過200篇,但滿意的,好的,可圈可點的很少。不好歸不好,自己的孩子總舍不得拋棄,所以就把近幾年創作的散文隨筆收攏起來,彙集成冊,取名《等閑筆墨》。像出嫁女兒那樣,打扮一番,讓她去見公婆。
什麼是好散文?我說不深刻。簡而言之,好散文就是拿起來放不下,讀了一遍還想讀。怎樣才能創作出好散文?從理論上講要求就多了,比如選材要嚴,如比構思要巧,比如深刻的思想,個性的語言,開闊的視野,抓人的細節,生動的情節,精湛的文采,深度的敘述能力,等等。這是高標準,嚴要求。現實中,即使優秀散文也未必都具備了這些條件,能達到三四條就不錯了。
我體會,寫出好散文最管用的辦法是多閱讀,勤動筆。不僅僅閱讀書籍,還要閱讀人,閱讀萬事萬物,世態百相,在別人熟視無睹的庸常裏有新的發現,有獨到的見解。然後,精心編織成有真情,有文采,有意思,有意義,有深度的文字。遣詞造句,行文走筆要盡量真情實感,盡量本分樸素,盡量傳遞常識;要力戒矯揉造作,力戒佶屈聱牙,力戒庸俗低俗。還要守住底線,即不能掙脫真人真事的束縛,一旦掙脫,散文就失去了貞操。這些老生常談的道理,幾乎大家都明白,但散文中那些討厭的毛病卻屢見不鮮。看來,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大家未必都能做到。
散文創作過程理論很重要,不可輕視。然而即使公認的很牛的理論也未必奏效,它必須與自己的創作實際結合起來才見效果。實踐永遠大於理論。總之,文學創作是個很私人的帶有靈性的力氣活,也是個細致活,急躁不得,敷衍不得,要沉下心慢慢地精雕細刻,不抱任何投機僥幸的心理,實實在在地去經營。
散文易學而難工。雖難工,心向往之。
作者
201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