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楊諒有近千裏的封地,手握兵馬20萬人,擁有52個州,可以說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其實漢王楊諒起兵造反的時機是非常好的,當時隋煬帝剛剛坐上皇帝的位置,根本就指揮不了軍中部隊,在軍隊中完全沒有根基。
大部分將領並不服這個新皇帝楊廣,當時楊廣任指揮的部隊不到5萬人。
如果漢王楊諒造反,直接帶20萬人揮兵攻入京師長安,楊廣根本就擋不住。
而楊廣他的政治地位也不穩定,朝中大部分大臣對楊廣與楊亮兩兄弟爭奪地位,並沒有明確的支持,反而有種當看客的感覺。
大家總認為這是他們兄弟倆的家事,支持對了還好,要是支持錯了,日後必遭殺身之禍。
還有個原因就是朝廷不少人當時聽到流言蜚語,說是楊廣殺了他爹,得位不正,大家就更不敢明確表態支持誰了。
雖說楊廣無論在軍事和政治上處於劣勢,可他的五弟漢王楊諒造反使出的昏招,卻更加讓人大跌眼鏡。
旁人看了也哭笑不得!
漢王楊諒沒打過仗,又沒有什麼政治手段,他一宣布造反就連續出了幾個昏招。
造反需要有造反的理由
理由就是“”名號“”。
結果漢王楊諒打出的名號,卻讓人哭笑不得。
第一 名號選錯了!
一般臣子造反都要打出名號,來顯示自己這次造反的正義性,合法性!
可漢王楊諒打出的口號是:
“”楊素造反,清君側“”
關鍵是人家楊素隻是扶著隋煬帝楊廣當上皇帝的大臣,他並沒有造反呀!!!
當大臣楊素知道,漢王楊諒打著:楊素造反,清君側“”的口號起兵時,自己感到十分無語。
他直言道:
“”我楊素隻是一個大臣,你漢王起兵關我楊素什麼事兒?“”
“”有好口號你不用,你把責任往我楊素身上推,漢王的造反手段也不見得有多高明“”
這個口號也不知道是誰提出來的,反正這是一個臭得不能再臭的造反名號。
其實漢王楊諒有一個更好的名號可以拿來用,可惜他沒有!
他可以利用他爹死因不明,天下人風言風語說楊廣殺了自己的父親,隻要再打出“”楊廣殺父弑君,為父報仇“”的名號。
自己則揮軍殺入長安,為父報仇!
那麼這個 “楊廣殺父弑君,為父報仇” 明號天底下人都會同情,也會認同。
而且隻要打出這個“”楊廣殺父弑君“”就完全可以證明楊廣在朝廷當皇帝的不合法性。
而自己帶著正義之軍,為父報仇,那就是理所當然了。
那麼朝廷大臣都會紛紛向自己靠攏。
這樣漢王楊諒很容易受到天下人的支持,無論從人心還是輿論上,大家紛紛都會同情自己。
那麼日後奪取長安,登上帝位則會順利很多。
當時漢王楊諒手邊的謀士們也不知道是怎麼想,放著這麼好的一個名號不用,偏偏選擇了一個垃圾而不得再垃圾的名號?
政治經驗老道的隋唐帝楊廣立馬察覺自己造反的五弟楊諒打出的“楊素造反,清君側”,這個名號有問題,自己可以拿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