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章(1 / 3)

餘素不習外科。壬辰歲初。就鄧羹和先生讀內科書。知其胞侄星伯。從孟河馬培之征君。征君擅長外科。有方書備載外科諸方。即傳薪集也。許恒氏曾從星伯君學。故得是書。餘向之假錄一過。什襲藏之。會丁酉。家慈背患搭手。重如負數千錢。因家境艱難未延專科治。自外敷出毒收口止。均將此書檢方用藥。化重為輕。幸而獲痊。故將得書緣由。

識之如上。

無錫周鎮小農別署伯華識

正文

冰梅丸

(治咽喉風痰緊閉。不能言語。紅腫疼痛。用之立效。)大青時梅(二十個)大梅片(一錢)川雅連(一錢)西瓜霜(二錢)硼砂(一錢半)水飛青黛(一錢)細薄荷(一錢半)苦甘草(一錢)荊芥穗(二錢)象貝(去心四錢)製僵蠶(四錢)淡黃芩(鹽水炒一錢半)上雄精(三錢)製半夏(三錢)上十三味。各研細末。將大青梅去核。納以明礬。放瓦上至礬枯。去礬。將梅肉搗爛。和上藥末為丸。如龍眼核大。以瓷瓶收貯。臨症用一丸。放舌上化下為度。

陽和丸

上桂心(一兩)麻黃(五錢)炮薑炭(五錢)共為細末。灑水為丸。(添加白芥子三錢。鹿角霜五錢。)

西黃丸

(治乳癰瘰。痰核流注。肺癰。小腸癰毒等。每服三錢。陳酒送下。上部臨臥服。下部空心服。)炙淨乳香沒藥(各一兩)麝香(一錢半)西牛黃(三分)雄精(五錢)上藥共研末。取飯一兩。打爛。入末藥。再打為丸。如蘿卜子大。曬幹忌烘。每服三錢。熱陳酒送下。醉蓋取汗。

酒醒。癰消痛息。

琥珀蠟丸

(治癰疽發背。已成未膿之際。恐毒瓦斯不能外出。必致內攻。預服此丸。護膜護心。散血解毒。功效甚大。每服在日晚三十丸。白湯送。甚者日二次。)白明礬(一兩五錢)黃蠟(一兩)雄黃(一錢二分)琥珀(一錢另研極細)朱砂(一錢二分)蜂蜜(二錢)先將礬、雄、珀、砂四味。先研細末。再將蜜蠟入銅勺內溶化。離火片時。四邊稍凝。入上藥末攪勻。共成一塊。

以一人將藥火上微烘。眾人急丸。如小綠豆子大。用朱砂為衣瓷罐收貯。

三黃丸

(治懸癰紅腫。熱毒疼痛。大癰楊梅。廣瘡結毒等症。速服十次。甚險全愈。)熟大黃(三兩)乳香沒藥(去淨油各二兩)雄精(五錢)麝香(一錢五分)西黃(三分)添加雅連(三錢)淡芩(酒拌曬幹一兩)先將熟大黃酒浸透。入碗。隔湯蒸軟。搗爛。然後以乳香、沒藥、雄、麝、犀。五味末和入。再打千捶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錢。

通聖丸

(治一切陽毒。小兒禿瘡。)防風桔梗麻黃(去節)甘草(各一兩)當歸川芎(酒炒)滑石(各一兩)白芍(酒炒)石膏(煨)白術(土炒)芒硝(酒浸焙幹)連翹黃芩(酒炒)黑梔薄荷荊芥(各二錢五分)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蛇咬解毒丸

(甚效。)白礬(一兩)甘草(五錢)雄黃(一兩)三七(一兩)白芷(一兩)青木香(五錢)川貝(一兩)五靈脂(一兩)朱砂(一錢)共為細末。飯糊為丸。朱砂為衣。

金龍丸

(治一切疔腫。並跌仆損傷。筋攣。貼骨癰疽兼治男婦大小頭項瘰。及乳串流核。痰氣滯凝。痘後發癰。)番木鱉(四兩。以米泔水浸三日。刮去毛皮。切曬。麻油炒透。)甲片(一兩五錢炒斷絲)共為末。以黃米飯搗勻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分。量人酌減。按部位用引經藥。煎湯送下。宜暖睡。勿冒風。如冒風覺周身麻木。或發抖。

不必驚慌。過片時即安。初起一二服即消已成膿者。服此自能出毒。不必咬頭開刀。誠外科家第一妙方也。引經。

頭麵(川芎五分羌活五分)腰間(杜仲五分)足膝(牛膝五分木瓜五分)肩背(角針五分)兩臂(桂枝五分)兩脅(柴胡五分)咽頭(桔梗五分甘草五分)跌仆(紅花五分歸身五分)年老氣血衰。隻服(四分)。新產半月內。隻服(四分)盈月服(五分)。男婦瘰痰毒。(夏枯草湯服。或酒送。)小兒周歲以內。服(九粒)。周歲以外服(十一粒)。三歲服(十五粒)。四五歲服(十九粒)。六七歲服(二十一粒)。八九歲服(三十一粒)。十歲服(三分)。十五歲服(四分)。二十歲照大人服法。小兒不能吞服。以開水送。或甜酒調化送下。

五龍丸

(即散流注丸,治半陰半陽及眼癰、魚口、便毒、鶴膝風症。)甲片(土炒)全蠍(酒炒)槐末(炒)僵蠶(炙)土貝母(研各一兩)麵糊為丸。每服三錢。陳酒送下。

自製霹靂丸

(專治一切吐瀉。冷麻痧。)桂枝(三兩)川椒(二兩五錢)良薑(五錢)幹薑(一兩半)苡仁(二兩五錢)小茴香(二兩)公丁香(二兩)防己(一兩五錢)降香(二兩五錢)附子(一兩五錢)蔥白頭(二兩)檳榔(二兩)烏藥(一兩五錢)木香(二兩)蓽澄茄(二兩)草果(一兩)吳萸(一兩)菖蒲(一兩)細辛(一兩)生曬研末。

水泛為丸。每服三錢。開水送下。小兒減半。孕婦忌服。

琥珀射星丸

(治痰迷心竅。)辰砂琥珀射幹真陳膽星(各一錢。研細末。用豬心血和丸。金箔為衣。如小梧桐子大。

回陽散

(治癰疽陰瘡。皮色不變。漫腫無頭。堅硬疼痛。風痹香港腳。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寒熱流注。鶴膝風等。一概敷之。)煨薑(三兩)肉桂(五錢)赤芍(炒三兩)南星(一兩)草烏(炒三兩)白芷(一兩)共為細末。以熱酒調敷。

拔疔散

(治一切疔瘡。以膏蓋之。未膿即散。或用荔枝肉打爛敷之。亦效。)月石(一錢)雄精(二錢)千金霜(一錢)巴散(二錢)鐵鏽(二錢)活磁石(炒五錢)麝香(三分)梅片(二分)朱砂(五分)蟾酥(三分)研極細。以瓷瓶收貯。

黑虎散

(治一切無名腫毒。以膏蓋之。)麝香(五分)梅片(五分)公母丁香(各二錢)蜈蚣(七條)大全蠍(七個)穿山甲(七片)大蜘蛛(七個以瓦焙)加砂(三分)更妙。共為細末。用瓷石器收貯。

金黃散

(治癰疽發背。諸般疔瘡。跌仆。濕痰流注。大頭時腫。漆瘡火丹。風熱天泡。肌膚亦腫。幹濕香港腳。婦女乳癰。

小兒丹毒等。)天花粉(一兩)黃柏(五兩)薑黃大黃(各五錢)白芷(五錢)紫川樸陳皮甘草蒼術(各二兩)天南星(二兩)曬幹為末。以瓷器收貯。凡遇紅腫。及夏月火令時。用茶湯同蜜水調敷。如微熱欲作膿者。以蔥湯同蜜水調敷。如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附骨癰疽鶴膝等。俱以蔥酒並調。如天泡火赤遊丹。黃水瘡。俱以板藍根葉。搗汁調和。燙傷麻油調。其次諸引。又在臨用之際。順合天時調。窺病勢也。

麝香散

川草烏(各二錢)細辛(二錢)肉桂(二錢)麝香(五分)乳香(五分)沒藥(五分)丁香(二錢)附子(二錢)

雄麝散

(治一切癰疽發背。初潰時用之。化腐定痛之要藥也。楊梅初方。)頂字麝香(三錢)真雄精(五錢)淨巴霜(三錢)上研細末。將瓷器收貯。勿令出氣。

二味拔毒散

(治風濕諸腫。痛癢疥瘡。)雄精明白礬(各等分。為細末。用茶調。以鵝翎蘸掃患上。)

四虎散

(治癰疽硬腫。濃如牛領之皮。不作膿腐。用此甚效。)天南星草烏半夏野狼毒(各等分。細研。用豬腦子同搗敷。留頂出氣。)

鐵箍散

(治發背。將潰已潰時。根腳走散。不收透者用此。)銅綠(五錢)明礬(四錢)膽礬(三錢)五倍子(微炒一兩)白芨(五錢)輕粉鬱金(各二錢)麝香(三分)研細末。用陳米醋一碗。勺內慢火熱至一小杯。候起金色為度。待溫。用上藥末攪入膏內。每用燉溫。用新筆塗。以棉紙蓋上。根自全收不散。

推車散

(去多骨。又治瘡出血。香油調。)蜣螂蟲(存性為末。摻於骨上。骨自出。)

移毒消腫散

(生於骨際及膝上。不急治。難以收功。以此藥移之。)紫槿皮(炒五兩)赤芍(炒一兩)香白芷(一兩曬燥不可炒)石菖蒲(一兩曬不可炒)獨活(炒一兩五錢)共為細末。以好酒和蔥白五莖。煎滾調搽。不必留頂。一日一換。以消為度。

追瘡散

(用治一切瘡痍疥癩。)大黃石膏黃柏蛇床子(各五錢)硫黃(七分)明礬(二錢)樟冰(八分)金爐底(三分)椒目(二分)共為細末。用桐油調搽。添加苦參人中黃。

勝金散

(好醋塗。痛患消。又治刀傷吐衄。調服)台參野山膝(各一兩)研極細末。

螵蛸散

(治破爛諸瘡。)海螵蛸人中白(各一兩)共為細末。摻之神效。

退管散

豬肺管(兩個。不可傷。將管上油膜去淨。以瓦焙幹。)鵝管石(一錢)白砒(四分)槍硝(三分)共為細末。以白掃蔥水。麵漿為藥條插入管內。如此三次。其管退出。

平瘡散

(專治白泡瘡。膿窠肥瘡。痛癢立效。)寒水石(二兩)東丹(一兩)掃盆(一錢)硫黃(五錢)明礬(七錢)川椒(一錢)黃柏(五錢)牛煙膠(五錢)人中黃(二錢)為細末。以板豬油。雞腳。大黃根同打爛。擦立效。

截瘡散

(治一切疥癩膿窠諸瘡。)嫩鬆香(一兩)雄精(一錢)共為細末。入竹瀝。紙卷成條。浸菜油一宿。取出。倒掛火燒。滴油塗之即愈。

枯礬散

(治一切風火。開痰閉。吹之立效。加麝香少許更妙。

枯礬(一錢)製蠶(一錢)硼砂(三分)薄荷(三分)大梅片(一分)雄精(一錢)加膽礬(一分)山豆根(二分)苦甘草(一分)研

吹喉散

(治纏喉風痹。乳蛾。喉痹。重舌等。吹之神效。)僵蠶薄荷青黛樸硝白礬火硝黃連硼砂(各五錢)共為細末。以豬膽七個袋之。埋於土下。久之取出。搗爛。幹為末。

柳青散

(治口舌破碎。先用薔薇根湯漱口。後吹之。)薄荷(五分)兒茶(八分)黃連(四分)青黛(三分)冰片(一分)共為細末。

金烏散

(治頭耳眉癬。燕窩瘡。)皂莢炭(一兩)枯白礬(一錢)共為細末。香油調敷。

天瘡散

(治天泡瘡。)滑石(一兩)粉草(五錢)枯礬(三錢)綠豆粉(五錢)共為細末。

吹耳散

(治耳疳膿水不止。)水龍骨(一錢)海螵蛸(一錢)飛青黛(一錢)枯礬(三分)五倍子(炒黃一錢)黃魚齒(五分)細薄荷(五分)梅片(三分)川雅連(三分)蛀竹屑(三分)石榴花瓣(炙脆一錢)為末。(必細末)

平安散

(即烏龍散去肉。)烏梅(一兩)存性。為末摻之。又方。膽礬燒敷上。

代刀散

(去頑肉。亦可代開刀。)金頂砒(五分)潮腦(一錢)螺螄肉(曬幹二兩)輕粉(三錢)巴豆仁(去油五錢)為末。用麻油調搽。

砂散

(治鼻痔耳挺及菌。)砂(一錢)輕粉(三分)冰片(五分)雄黃(三分)共為細末。每日點五六次。漸漸化水為愈。

五龍散

(治癰疽。疔毒。瘰初起。調塗。火盛以芙蓉汁調。寒重用薑汁調。)生南星(一兩)生半夏(五錢)全當歸(五錢)生大黃(五錢)陳小粉(一斤四兩炒黑)共為細末。

聖金散

(治咽喉紅腫痛。微碎。痰涎喉痹等。吹之。)淡秋石(三錢)淡黃芩(一錢半)川雅連(五分)滴乳香(一錢)真西黃(一分)燈心炭(五厘)薄荷頭(三分)大梅片(三分)共為細末吹之。

中白散

(治喉中腐爛。)人中白(一兩)兒茶(五錢)黃柏(三錢)薄荷(一錢半)青黛(三分)大梅片(二分半)研為末。

清陽散

(治咽喉腫痛脹痛紅腫。)月石飛青砂(各二錢)大梅片(一分半)上藥研為末。

清涎散

(專治牙痛。)月石(一兩)元明粉(三錢)大梅片(三分)

平安散

(與前別散膏用。專消火症痰核。)牛黃(二分)火硝(三錢)月石(三錢)雄黃(三錢)原寸香(三分)大梅片(二分)

清涼散

(此藥未注,大約用火症。)熟石膏(一兩)黃柏(二錢)為末。

涼血散

(專長肉收功。)熟石膏(一兩)黃丹(二錢)為末。

生肌散

滑石(一兩)冰片(二分)朱砂(一錢)為末。

清陽柳華散

(治咽喉一切紅腫。)黃柏(一兩)青黛(一兩)月石(一兩)人中白(一兩)為末。

丁桂散

(治頭痛在傷膏內用之神效也。)丁香(三錢)肉桂(一兩)為末。

薑芷散

(專治火濕毒。)薑黃白芷(各一斤)為末。

清涼膏

桐油(一斤)菜油(一斤)鉛粉(一兩)頭發(散瘀血,四兩)熬至發盡。入丹收膏。先發油燒。燒至化後。鉛粉和入。再用丹收。

陽和解凝膏

(專治寒症。)附子桂枝官桂大黃歸身川烏烏地龍僵蠶赤芍白芷白蘞白芨(各二兩)續斷防風荊芥五靈脂木香(二團)陳皮鮮牛蒡草(三斤)活白鳳仙花梗(四兩)麻油(十斤)先將牛蒡鳳仙二味。

入油煎枯。去渣。再將上藥入煎。至枯瀝渣。隔宿油冷。見過斤兩。每斤油加炒黃丹七兩。攪勻。文火熬。至滴水成珠為度。以油鍋移陽處。再以乳香。沒藥。各二兩。細研。蘇合香四兩。麝香一兩。入膏攪勻。半月後攤貼。

背疽夾青

炙乳香炙沒藥銀朱黃丹血竭兒茶(各一兩)銅綠(八分)共為細末。

化腐丹

紅升藥(一斤)銅綠(八錢)石膏(一斤)炙乳沒(各三兩二錢)降藥(一兩八錢)上為細末。以瓷器藏。

九一丹

(拔毒生肌。)尿浸石膏(九兩)三仙丹(一兩)共為細末摻之。

赤靈丹

(治疔毒腐毒。不透敷之立起。)上血竭(一錢)月石(一兩)為末。

三黃丹

(治風毒黃水瘡。)大黃(三兩)黃柏(一兩)黃連(三錢)石膏(二兩)爐底(少許)共研。川連水調敷。

金素丹

(治背疽。腐肉黑黯。死肌。臭氣難聞。以此摻之。)生明礬(六錢)枯礬(三錢)腰黃(一錢)共為細末。如霜。

黑龍丹

(去突出肉。治陰虛或脫肛。以此摻之。)先用防風升麻(各一錢)煎湯調搽。立收入熟地(炒炭一兩)烏梅(炙三錢)為末摻。

蛭蟾丹

(治漏管。)蠣蝗(十條。以泥封罐。納入炭火之。)蟾酥(一錢)熊膽(八分)麝香(五分)冰片(二分)共為細末。飯糊為條。插入。其管退後。用生肌藥。

蟾酥散

蟾酥(一錢)沒藥(炒四錢)乳香(炙二錢)甲片(一錢)蜈蚣(二錢)雄黃(二錢)麝香(五分)川草烏(各二錢)藤黃(二錢)為末。

補脬丹

(治產後尿胞傷損。)白牡丹根(一錢)黃絹(一尺)白芨(一錢)煎濃半碗。徐服之後。忌言語。

八寶丹

(一切不收口可摻。)大濂珠(同豆腐煮過三錢)真青龍骨(一兩)上血竭嫩兒茶(各一兩)石膏(童便浸百日漂二兩)西血珀(五錢)上浮甘石(二兩)雞內金(炙一兩)共為細末如霜。瓷瓶藏貯。

四寶丹

(治瘡。)川黃柏赤石脂大貝母(去心)青黛(飛)共為細末摻之。

黑虎丹

(治一切無名腫毒。同膏貼。)麝香(五分)頂梅片(五分)公母丁香(各一錢)蜈蚣(大,七條)靈磁石(一錢半)大全蠍(七個)炙甲片(七片)大蜘蛛(七個)製蠶(七條)紅砂(三分)研細如霜。瓶貯。不可泄氣。

八將丹

(治疽毒不起。疔毒不透。腐肉不脫。用此提毒。)西黃(三分)火泥(三分)蟬衣(烘一錢)大蜈蚣(七條)炙甲片(三錢)麝香(三分)大全蠍(炙七條)五倍子(焙三錢)共為細末摻之。以膏蓋貼。

十寶丹

(治久不收口。)花龍骨(一兩)童便浸石膏(二兩)血竭(五錢)製爐甘石(一兩)龍眼核(五錢)水龍骨(五錢)炙乳沒(各三錢)雞內金(炙三錢)人中白(三錢)大梅片(一錢)共為細末。瓷瓶盛之。

消疳丹

(治一切牙痛。臭爛不止。吹之立效。)胡連(五分)膽礬(三分)兒茶(五分)銅綠(五分)麝香(一分)綠礬(一錢)滑石(一錢)杏仁霜(五分)西黃(五分)青黛(一錢)雞內金(五分)冰片(一錢)幹蟾炭(三分)上蘆薈(五分)皂礬(五分)人中白(一錢)葶藶子(五分)雄黃(一錢)共為細末。

三星丹

(治走馬牙疳。黑腐不去。近腮穿腫。危險不堪。吹之。)北棗(三個)白砒(二分)雄黃(五分)膽礬(三分)將棗去核。三味研。入棗內。濕紙包。於炭火煨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