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冥隨即在知客僧的帶領下向內堂而去。雖然白馬寺乃土佛門祖庭,每年信眾供奉不斷,而且頗為豐厚,白馬寺卻也沒有多麼金碧輝煌,青鬆古柏,軒廊故徑,寺古樸卻極為幹淨,同時即使是千年古殿也沒有絲毫古舊之感,反而有莊嚴氣象,不愧是佛門淨土。
沿著一條小路,月冥和那知客僧路過一個樹林,一個大和尚與一個沙彌在庭院裏經行,那大和尚已經年紀頗老,一襲百衲衣雖然老舊卻極其幹淨,身邊的沙彌也就十多歲年紀,依舊是稚氣未脫。
突然刮起一陣風,從樹上落下了好多樹。大和尚就彎著腰,將樹一片一片撿起來,放在口袋裏麵,神態頗為從容。
在旁的沙彌就說道:“大師!不要撿了,反正明天一天早,我們都會打掃的。”
那大和尚不以為然的道:“話不能這樣講,打掃,難道就一定會幹淨嗎?我多撿一片,就會使地上多一分幹淨啊!”
沙彌又再說道:“大師,落那麼多,您前麵撿,它後麵又落下來,您怎麼撿得完呢?”
大和尚邊撿邊說道:“落不光是落在了地上,同時也落在了我們的心上,我撿我心地上的落,終有撿完的時候。”
那沙彌聽了大和尚的解釋,忽然會心一笑,道:“弟明白了,多謝大師開釋。”
簡簡單單幾句話,讓月冥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大師在撿落,不如說是在撿心裏的妄想煩惱,大地山河有多少落不去管它,心裏的落撿一片少一片。
寥寥數語,讓月冥和那沙彌都明白了隻要當下安心,就立刻擁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儒家主張凡事求諸己,佛門要求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故人人應隨時隨地除去自己心上的落,也就達到了佛門的奧義了。
月冥心知這白馬寺果然是精進修行,不覺想多那大和尚看了幾眼,雖然那大和尚已經收斂了修行,不過月冥靈動天的法決卻是超世之法,已經探查出那大和尚法力高強,神通恐怕不在慧海大師之下。
那大和尚和小沙彌也見到了月冥,和十作禮,月冥也還禮,默默目送那大和尚遠去。
見那大和尚走遠了,月冥隨即問知客僧人,那大和尚的名諱。那知客僧道:“那便是宗淨法師,修行的是淨土法門兼修禪宗奧義,乃是我寺高僧,不過卻不重神通,是我寺為數不多的了無神通的高僧。”
月冥心歎道:了無神通?怕是神通無量,隻是眾人不認識罷了。月冥沒有想到今日合十做禮,日後和這位宗淨法師還有一段佛緣,不過此乃是月冥在幻神眾方修行時候的後話了。
繞過禪堂,不遠在寺院偏僻處竟然有個小院,乃是知客僧所說的內堂,那小院有些破舊,看來已經年月已久了,月冥也沒有想到堂堂佛門一代高僧,竟然居住在這樣的簡陋。想到那道門第一正宗玉清派幾乎是以黃金鋪地,極盡奢華,心難免有些不是滋味。
進了那小屋,慧海大師就讓月冥先坐,合十道:“此次多謝周施主和雲微派的另外兩位施主全力援救我佛門古刹,老衲再次謝過。”
月冥沒有想到慧海大師竟然一點架也沒有,也雙手合十道:“慧海大師過獎了,此次乃是幻神眾方的周老前輩出手,並非我等小輩的功勞。”
慧海大師笑道:“居功不傲,難得,難得,如今天下正道雖然表麵風光,其實暗激流暗湧,隱隱已經有雖敗之象,幸得有如此多的青年才俊,實乃天下之福啊。”
月冥道:“月冥乃是晚輩,本不該論天下大道,無奈如今天下正宗之已經違背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真諦,已經有不進反退的局麵,而且外魔開始蠢蠢欲動,跡象可見外魔可謂是極其深重,如此種種還請前輩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