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顏承廣拜師李樂天(1 / 2)

少年顏承廣,年近二十歲,身高臂長,特別壯實。他家雖無萬頃良田,但在近村也是個有名兒的富戶。可他不務正業,總喜愛舞刀弄棒。家中農活全靠父兄二人操勞。在顏氏家族中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浪子野馬”。為製服這匹“野馬”,在父親的操辦下為他托媒說親,想找個媳婦收住他。在媒人介紹下,將鄰村王秀才之女王美嬌娶過了門。美嬌姑娘生的俊俏溫順,心靈手巧。自幼跟著父親習了一手寫詩作畫的本領,不愧為書香門第之女。自美嬌進門後,真的改變了顏承廣不務正業的毛病,他跟著嬌妻寫詩作畫並能幫助父兄幹活。族人們說:“美嬌真的降住了這匹野馬”。顏承廣很有才華就是沒有誌向,便苦心勸他發奮讀書進京考取功名,在愛妻的勸導下開始努力讀書,曾兩次參加鄉試,但都是名落孫山。清朝末年,朝中太後專權,皇帝欲行新政不通。亂臣當道,朝綱混亂,所謂科舉也隻是虛設,朝中無人無財者實在是難以考取。一天,承廣在一家客店中幸遇一位道長,兩人很是投緣。承廣向道長介紹了自己的情況,老道長笑著說:“根據你自身條件和家境,不適文考,你為何不參加武考呢?你看當今舞文弄墨的多麼多啊,又有哪一個是憑著真才實學上去的呀,都是以錢買官,其實他們無才無德。我們國家就是毀在這些人手中的。而武考就不同了,他們是靠真本事,真功夫。像你這等習武的天才,從小又愛好習武,是太合適不過了!”承廣搖了搖頭說:“道長說的是有道理,但我雖愛習武也隻是和朋友學了點兒花拳繡腿,這有什麼用啊!”次日,承廣邀請道長一起吃飯時,老道長仍勸說他棄文習武。承廣仍是擺了擺手說道:“不行,不行!”老道長很生氣的說:“汝子無誌也!”說罷,便用兩支筷子快速的像顏承廣的雙眼刺去。嚇的承廣忙向後仰身,極快的伸手抓住了刺過來的筷子。驚恐萬分的說:“道長,你這是....?”老道長笑著說:“沒什麼,開個玩笑而已。想試試你小子的眼力如何。”聽了一會兒,老道長接著講:“學武者,就怕自己看不起自己,這就叫做自畏。練多麼高深的工夫也得失敗。因為他心中沒有自勝的信念和決心。再者是怕把自己看的過高,這叫做自傲。常言說:“驕兵必敗”學武者必須克服自傲自畏,才能學武。但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遇事要沉著冷靜對待,你我相見有緣,你願意跟走嗎?”承廣忙說:“我整愁著拜師無門呢,我願拜道長為師。”說完就跪地叩頭拜師。老道忙用手止住說:“慢,現在還不是時候。等我看看你是否能有做我徒弟的條件,你也看看我是否有做你師父的資格。拜師之事以後再說。”承廣跟著老道長離開客店,一直向北部的高山走去。第三天來到一座山前。這座山不算太高,但怪石古徑,山道崎嶇,滿山荊棘。但風景很是秀麗。承廣跟著道長爬著彎曲的盤山路,直到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來到半山腰一塊較為平坦的地方,這裏修了一座不大的寺院,這座寺院隻有一個大殿和一個禪房。石頭砌成的院牆很是堅固,紅色掉漆的廟門被一塊重達千斤的巨石堵住。老道長卸下身上背的竹筐。過去伸手抓住巨石,雙肩用力將巨石移開,打開廟門讓顏承廣進去。廟院內很寬敞。殿門關著,裏邊供奉著什麼神像看不太清。台階下邊兩旁各立一座石雕的香爐,還有兩座約三米多高的石碑。院落的兩邊是蒼鬆,使得廟宇顯得很莊嚴。東側是兩件禪房,外間是廚房,內間是闡室。火炕上放著落滿灰塵的行李卷,地下還有一條臥櫃,櫃子上鋪著一條長坐墊。禪室牆上掛著一張條幅,用篆體寫著靜思兩個大字,落款是樂天書,申西年秋月。字寫得是蒼勁有力,從落款灰塵的情況來看,已經是很久都沒住過人了。老道長笑著說:“這就是我的家,你不嫌棄可以住在我這裏。”說完便拿著水桶到院邊的小水井取來一桶清水刷了鍋灶,燒了熱水洗麵後又泡了一壺茶水。道長說:“今晚咱倆就吃點兒現成的,明天再開火做飯吧。”邊說邊打開背夾。從裏麵拿出大餅和牛肉,打開地下的臥櫃從裏邊拿出一壺燒酒。備好了碗筷說:“來吃吧!走一天也餓了。吃完咱在喝點兒我自製的山茶,一天的疲勞就都消了。”道長首先拿起酒壺說:“我這個道人是不戒酒肉的,來,喝吧!在這深山荒野之地,有這樣的食物,也就不錯了。”說笑間二人吃完了酒飯。老道長拿裝水的葫蘆到了兩杯茶說:“喝吧!”承廣喝了一口,品品味道,卻是有一種苦瓜的茶味,似茶又非茶。道長說:“你可別小看它呀!他能使你解渴消炎,調節胸氣通順,助長消化,通筋活絡,解除疲勞的功效。對風濕牙痛,肚子痛,腰酸腿痛等,都有解除的作用啊!”承廣問:“這是什麼茶啊?”道長說:“哪是什麼茶啊,這是我從一座高山岩石縫中生長的一棵奇樹上摘下來的葉子,經過蒸煮調製成的山茶。這棵樹生長在沒有土壤的岩石上卻能枝葉茂盛,不隻是什麼樹名,我見它出奇,采下樹葉試飲,才知道它有如此神效。”這些天,承廣確實有些牙痛。加之心情不好,也覺得身體有些疲倦,喝了這杯茶之後,覺得牙消失,頭腦清醒身心爽快,無困倦之感。因此對這位神奇的道長心中更加的敬佩。道長問:“你今天累不累?”承廣說:“我不累!師傅有何吩咐?"道長說:“那好!我今天帶你來,是咱來的緣分,你先別叫我師傅,我要先看看你的功底如何,因為我日後將離開這裏,能否在最短的時間裏教會你。如果你功底好,素質好,我能教會你,我就收你為徒。否則你還是下山吧。”因時間有限,你如果不累,趁此月光,你把你會的招式練給我看看。老道長笑著說道。承廣說::“那好,請道長多多指教。”說罷二人來到院中。時至中旬,月兒高照,深山中百鳥入林,萬籟無聲。承廣就著月光盡所能的將自己會的拳腳,什麼太乙拳法,張公拳法,猴拳呀,全數給道長走了一遍,走的倒是很靈巧利落。但道長歎口氣說:“這些都是粘身之法,沒有應敵能力。”隨後問,你還有什麼拳法?承廣說:“最近跟一位藝人學了幾招,但不是成套的。”道長說:“練練看!”承廣揮動長臂練了幾招,收住架勢說:“就這幾招,以後的不會了。”道長微笑著說:“螳螂拳,但還有些差異,不過這種拳倒是適合你的身材,發揮你長臂的作用。最後把你所會的,不管什麼招式,都走一遍給我看!”說罷承廣將學過的招式都練了一遍。老道長細心地看著,有時點頭,有時搖頭。練完後以是半夜,承廣滿身是汗,站在道長身前。老道長給他講了很多拳法和他從未聽過的武功招式。最後道長說:“練武者必須要有決心苦練才行。”承廣聽後說:“我的決心已定,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鍋,我也要練好武功!”道長聽了很是高興。他們回到禪房,點燃了油燈,道長分出一套被褥說:“睡覺吧!天不早了,咱也該休息了。”第二天淩晨,承廣還在熟睡中,老道長已做好了早飯,喊他起來。他們吃過早飯後,老道長就帶他到院內演練拳腳。老道長邊講邊做示範,細心地說教。承廣確實有練武的天質,教一遍就能記住,並能走練出來。道長非常高興。他倆從拳腳開始,演練到兵器,他們隻有空劍,沒有其他兵器,就利用劍身當做各種兵器,當刀使就用劈和砍,當槍使就用刺和挑,以老道的口令為準。他們來就這樣練了半個多月,承廣都超凡的學會了老道長教的招數。老道長滿意的說:“現在隻是動作走練,至於應敵時的應變能力,要靠自己苦心練習到心眼合,聽力敏感才能應敵製勝。來,你空手,我用兵器去擊你!”二人說罷就在院內對練。承廣用劍招還擊躲閃騰挪,靈如猿猴。道長大喝道:“換招,用刀。”承廣瞬間改換刀的路數。道長隨時喊著兵器的變換,承廣也迎合招式的變換,又是應對不及,道長就指點提示。老道長把當世流傳的拳腳和兵器打鬥的招數都傳給了承廣。為適應承廣的應變能力,在很小的院內,老道長在與承廣的打鬥中,把承廣逼的無路可退,他兩手空空,眼看道長的兵器向他擊來,在這萬分緊急之時,承廣猛的轉身兩手抓住約二百餘斤的石雕香爐,喊聲注意。扔出香爐砸向道長,老道長急竄身伏地像承廣腳下輪刀式掃向承廣的雙腿,承廣立即使出燕子鑽天,躍上了殿台。隻聽咕咚一聲,香爐落地,把地麵硬生生砸出一個深坑。老道翻身躍起,笑眯眯的說:“好了,今天就練到這吧。”說完轉身去了禪房。承廣躍下殿台,抓起香爐安放在原處後也進了禪房。道長回房後,換上了一件新的道袍,端坐在凳子上,承廣進後,站在道長麵前聽後訓教。道長嚴肅的說道:“你跟我來山上以兩月有餘,你學的很用心,進步也很快。因時間關係我也該走了,今後就靠你自己潛心修煉了。你不是說你想拜我為師嗎!今天,我同意收你為徒,你看如何?”承廣急忙雙手抱拳說道:“道長,其實您早已是我的師傅了。今天,徒兒補上拜師大禮!”說罷,雙膝跪地,口稱恩師在上,徒兒顏承廣叩拜師傅,我今生奉師傅如父,敬孝一生。說完口響三個響頭。道長說:“望你聽從師命,不失我望。我今日告訴你,我姓李,名樂天,江湖上不知我名字的都成為李老道。今後你也不要說出我的名字。除非遇見峨眉山道友時可替我名號。你明日即可下山,回家後要加強苦練,明春即可進京參加武試。要記住。以免引出事端。取得二三名即可,得讓就讓,切不要爭強好勝。為師就是在武考時為爭名利才惹出了大禍,全家糟害,逼得我出家為道。今天,我收了你這唯一的徒弟後,我也該去了結我的仇怨了。如果我們師徒有緣,我可回來找你。說句實話,我現在以無家人了。承廣急忙說到:“師傅,我願跟你走,也好侍奉您盡徒兒的孝道!”道長說:“承廣啊,你這份孝心我心領了。你不了解我的苦心啊!我為什麼來到這千裏之外的塞北收你這個徒弟呢,等以後我在詳細和你講。但你現在必須記住,到任何時候不要感情用事,且不要忘記自己的親人不要忘記祖宗。”承廣點著頭說:“徒兒銘記在心,請師父放心吧!”次日,老道長整理好行裝,把廟內之物進行了整理自歎說:“我在此住了八年,這一走還真有點兒舍不得呢。”承廣給著師父背上的竹筐,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寺院。向山下走去。太陽將落時他們在三岔口的一家小店吃了飯,又住了一宿,老道長在這一宿說了很多千叮嚀萬囑咐的話。次日早飯後,師徒倆就在這三叉路口灑淚揮別。承廣看著師父走向遠方的背影,站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