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跌打損傷,十六歲以上者易治,血氣有餘故也。十六歲以下難醫,血氣衰弱故也。
凡傷七日之內,血氣未曾積聚,十四日之後者,血氣凝結,恐生別症。
春傷肝凶,夏傷心凶,秋傷肺凶,冬傷腎凶。傷肝者麵紅紫黑,先服清肝止痛,後服中續命飲,再服順氣活血湯而愈。
傷心者,心下主熱,目閉、口不能言。先服護心養元湯,再服通聖飲,後服和中丸,不傷肺者,鼻內氣喘聲啞,發熱,睡如弓狀,著席如刀,此症主三日內死。先服通聖飲,後服降氣活血湯,再服清肺止痛飲。
傷腎者,兩耳必聾,耳角必黑。先服吉利散,後服中續命飲,再服補腎和血湯,不然一傷心口者,必當胸迷悶,麵黃發脹。先服降氣活血湯,再服通聖飲,再服順氣活血湯。
傷食肚者,實時氣升心迷。先服降氣活血湯,再服中續命飲,後服吉利散。不然一日內凡傷者眼白者死,口臭者死,搖頭發直者死,遺尿者死。
通聖飲
通草(一錢) 紅曲(一錢五分,炒) 蘇木(一錢,炒)生甘草(五分)麥芽(一錢,炒) 紅花(一錢, 炒) 香附(二錢,便製)丹皮(八分) 山楂肉(八分) 歸尾(一錢,酒洗) 烏藥(一錢) 穿山甲(二錢, 炙) 胡桃肉(五錢) 酒、水各兩杯煎兩鍾,不拘時服。
大續命飲
桔梗(八分) 乳香(一錢,去油) 沒藥(八分,去油) 山楂肉(一錢) 麥芽(八分)歸尾(二錢,酒洗) 桃仁(一錢,去皮尖) 官桂(八分) 生地黃(一錢) 紅曲(八分) 蘇木(六分) 通草(八分) 穿山 甲(八分) 水各三鍾,煎鍾半,不拘時服。
小續命飲
紅曲(一錢五分,炒研) 甘草(五分) 蘇木(一錢二分) 山楂肉(一錢)麥芽(一錢,炒) 通草 (一錢) 當歸(一錢,酒洗) 牡丹皮(一錢) 烏藥(二錢) 紅花(五分)香附(一錢,便製) 穿山甲(一 錢,炙)
降氣活血湯
紅花(八分) 蘇木(八分)官桂(六分)五加皮(一錢)歸尾(一錢,酒洗) 杏仁(八分) 牛膝(六 分) 赤芍(一錢) 桃仁(一錢,去皮尖) 酒一鍾,水半鍾,童便一鍾,煎一鍾服。
中續命飲
紅花(八分)川芎(六分)赤芍(八分) 歸尾(一錢,酒洗)桃仁(一錢,去皮尖)蘇木(八分) 烏藥(六分)穿山甲(一錢,炙)神曲(六分) 麥芽(一錢)陳皮(六分) 柴胡(八分)莪朮(一錢) 官桂六分 紅曲六分) 枳殼(六分) 乳香(八分,去油)沒藥(一錢,去油)酒兩鍾,煎一鍾服。
護心養元湯
歸身(一錢,酒洗)川芎(一錢)紫蘇(八分)生甘草(六分)香附(一錢,便製)連翹(六分) 獨 活(六不
流傷飲
劉寄奴(一錢)骨碎補(五錢)元胡索(五錢) 水兩鍾,煎一鍾,傾入童便一鍾衝服。
和中丸
(五髒六腑內傷)當歸(一兩,酒洗)蘇木(六錢)桃仁(一兩,去皮尖)赤芍(五錢)烏藥(六錢) 丹皮(八錢)枳殼(六錢) 廣木香(四錢) 三棱(四錢)香附(一兩,便製)莪朮(四錢) 穿山甲(八錢) 檳榔(五錢)沉香末(五錢)甘草(四錢) 薑黃(六錢) 延胡索(六錢)乳香(四錢,去油)沒藥(四錢,去油)降香末(四錢)
朱砂為衣,好酒空心送下。
跌打損傷膏藥方
當歸 川芎 蒼朮 赤芍 木鱉子 大黃 川烏 草烏(各一兩) 上藥八味,用香油四斤,春 ,離火略冷,方下肉桂(淨末,二兩) 丹皮(淨末,二兩) 乳香(去油,淨末,四錢) 沒藥(去油 ,淨末二錢) 俱為極細末,用桑枝攪勻,用時先將生薑、胡椒擦患處令熱,然後貼之。
打傷腹中瘀血方
當歸(二兩)蒲黃(一升)桂心(二兩)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好酒送下。
損傷瘀血方
大黃(一兩,酒蒸) 杏仁(三十七粒) 用水一碗煎八分,空心服。
奪命七厘散
黃麻皮灰(一兩,存性) 生大黃(五錢) 桃仁(五錢,去皮尖) 自然銅(二錢,醋浸一夜,醋 地鱉蟲(火酒入麝香浸、炙,淨末,二錢) 共為細末,每服輕者七分,重者一錢,好酒送下。
輕傷小七厘散
地鱉蟲(二錢,炙淨末) 乳香(一錢,去油) 沒藥(八分,去油)骨碎補(一錢) 大黃(一錢) 血 竭(一錢) 共為細末,每服七八厘,空心好酒送下。
打傷腫毒止痛方
無名異(二兩)
上為細末,好酒送下,四肢血脈皆效(即傘店內土故紙)
內傷氣食方
紅花 枳實 檳榔(各六分) 濃樸(八分) 莪朮 三棱 黃芩(各六分) 柴胡(八分) 當歸 桃仁(去皮尖) 青皮 大黃(各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入樸硝七分,一沸即起,五更空心服,午
打墜腰滯瘀血方
破故紙(炒) 大茴香(炒) 辣桂(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好酒熱服,空心送下。
打傷接骨方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龍骨(真醋炙存性) 自然銅(醋浸炙存性) 地鱉蟲(炙末,各 二錢) 共為細末,作二服,好酒送下。
大刑膏藥方
真麻油(二兩) 黃蠟 鉛粉(各七錢五分) 輕粉 血竭(各二分半) 冰片(五厘)
先將油熬老, 下黃蠟於油內,次下鉛粉,再下輕粉、血竭,離火略冷,方下冰片,老嫩得法為妙。
大刑煮酒方
當歸 川芎 牛膝 生地 紅花 續斷 薏仁 防風 丹皮 五加皮 十大功勞 老君 須杏仁(去皮尖) 以上各三分 蜻蜓(兩隻) 小茴香(二分) 乳香(二分,去油) 沒藥(二分,去油) 蟬蛻(二分) 紫金皮(三分) 隔湯煮三柱香,取起,再加無灰白燒酒二斤於藥酒內,不時服之。
夾打預服護心丹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血竭(各五分) 兒茶(一錢) 木耳(二錢,焙幹) 白蠟(一錢) 辰砂 (七分) 青木香(一錢) 琥珀(三分) 海螵蛸(五分) 天灰蓋(三分, ) 上藥共為細末,砂糖為丸如 芡實,每服三丸,好酒送下,受刑槌背即消矣。
詩曰 跌原防意外,打或遇災侵,損傷真堪憫,傷筋未易針,奇書真若玉,驗藥貴如金,全得 蒼生命,方知重少林。
少林寺秘傳應驗跌打損傷奇方真本卷之終
穴道
囟門︰即天庭蓋,骨碎出不治。
兩太陽︰傷重難治。
截梁︰即鼻梁兩眼對直處,打斷不治。
突︰即結喉,打斷不治。
塞︰即結喉下、橫骨上、空潭上,打傷不治。塞下為橫骨下直至人字骨懸,一寸三分為 一節,下一節凶一節。
食肚︰心坎下。
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內即膀胱,倒插傷不治,一月而死。
外腎︰捏碎不治。
腦後︰與囟門同看。
百勞︰與外對。
天柱骨︰與突對,斷不治。
尾子骨︰碎者不治。
兩腎︰在脊左右,與前臍對,或哭不治。
海底穴︰大小便兩界處,重傷不治。
軟肋︰左乳下即合肚。
氣門︰在乳上脈動處,傷即氣塞,救遲不過三時。
血海︰右乳下軟肋。
兩乳上︰左傷久必發咳,右傷久必發呃。
驗症吉凶 一看兩眼︰內有瘀血,白睛必有血筋。血筋多,瘀血亦多;血筋少,瘀血亦少。眼及睛 活動易治,否則難療。
二看指甲︰掀其中指甲,放如即還血色易治,少頃後還原者病重,如紫色者不治。
三看陽物︰不縮者可治,縮者難治。
四看足爪︰與手指同看。
五看腳底︰紅活者易治,色黃者難治。
以上為五絕,五絕全犯者不治,如犯一二件尚可醫治。
拳傷辨
向上為順氣,平拳為寒氣,倒插為逆氣最凶,各樣內傷總怕倒插。血隨氣轉,氣逆血隻 凝故也。心前背後相對處,傷久成怯,小膀肚腹打傷,久必成黃病。
凡人初打傷,七日之內血氣未曾積聚,隻宜發散活血。十四日其瘀血或有停住在胸前, 其勢方歸大腸,肚內作痛,要吃行藥。凡人打傷,要看指甲,黑亦有傷。其卵子上升,十分凶症 。肝經脈數,胸傷有血,必然吐血。
跌打損傷穴道要訣
右胸名為痰穴,左胸名為氣穴,右肋名為血海,左肋名為食腑,胸前乃為龍潭穴,背脊 為海底穴。左乳傷發咳,右乳傷發呃,兩腰為二珠穴。
凡跌打踢撲傷,男人傷上部者易治,傷下部難醫,以其氣上升故也。婦人傷下部者易治 ,傷 ,左隻屬陽。女人血從右轉,故右屬陰。要分氣血之辨,此症既受髒腑脈絡,又複驗其生死 遲速,然後看症用藥,或竟服吉利散。
傷全體者死速,然按其輕重隨症用藥,先以砂仁泡湯,調吉利散服之,以順氣活血 湯治之,仍以和傷丸糖酒下四五丸,再以調理藥酒,每朝飲下。輕者,竟以紅糖油和酒調,服吉
傷肩背者,看其輕重。如重者先以砂仁湯調吉利散服下,次以和傷丸酒化服,再以 調理藥酒更妙。如輕者,用紅糖油和酒調吉利散,服之而安。
傷左邊者,氣促麵黃浮腫。傷右邊者,氣虛麵白血少。即將行氣活血湯治之,再服 調理藥酒全治。
傷背者,五髒皆係於背,雖凶死緩。先多服吉利散治之,次服和傷丸,糖酒送下四 五服,百日。見危須服調理藥酒為妙。
傷胸者,胸以血涵停流往來之所,傷久必發咳嗽,高氣迷悶,麵黑發熱,重三四日 而死。先服蘇風理氣湯,次服行氣活血湯、吉利散。
傷肝者,麵主紅紫,眼赤發熱,主七日死。先服蘇風理氣湯,次服吉利散,後服琥
傷心口者,麵青氣少吐血,呼吸大痛,身體難於舒動,主七日而死。先服蘇風理氣 湯,次服和傷丸,每日以一百合煎湯,不時飲之。
傷食肚者,心下捉陣而痛,發熱,高浮如鼓皮緊,飲食不進,氣促發熱,眼閉口臭 ,麵多黑色,主七日死。先服蘇風理氣湯,次服和傷丸。
傷腎者,兩耳即聾,額角黑色,麵浮白光,常如哭狀,腫如弓形,主半月死。先服 蘇風順氣補血湯,次服補腎活血湯三四劑,再服吉利散,後服琥珀丸。
傷小腸者,小便閉塞作痛,發熱口幹,麵腫氣急,不時作痛,口有酸水,主三日而 死。先以水、酒各一鍾,煎蘇風順氣湯服之。次用吉利散,後服琥珀丸即安。如閉塞數日者不治
傷大腸者,糞後出紅急澀,麵赤氣滯,主半月死。先服槐花湯,次服吉利散,後 用和
傷膀胱者,小便痛澀,不時有尿滴出,脹腫發熱,主五日死。先服琥珀丸,次服 行氣活血湯而安。
傷陰囊陰戶(缺)。
傷胸背俱傷者,麵白肉瘦,食少發熱咳嗽,主半月死,先服蘇風理氣湯,後用和。
傷氣眼者,氣喘大痛,夜多盜汗,身瘦食少,腫痛不寧,主一月內死。先用砂仁 湯調吉利散,次以酒煎補腎活血湯服之,再服和傷丸可安。
傷血海者,血多妄行,口常吐出,前後胸背板滯作痛,主一日內死。先服行氣活 血湯,次服吉利散,再飲藥酒而安。
傷兩肋者,氣喘大痛,腫如刀刺,麵白氣虛,主兩月內死。先飲行氣活血湯,次
傷兩肋痛者,肝火有餘,氣實火盛之故,須用清肝止痛湯治之。
或有清痰食積流注而兩肋痛者,須用清肺止痛飲,次服吉利散而安。
登高跌撲損傷,瘀血凝滯而肋痛,急將大黃湯治之,次服吉利散,後用和傷丸即
醉飽房勞,脾土虛乏,肝脈得乘土位,而胃腕當心連兩肋痛者,急投歸原養血和傷湯,再以十全大補丸加減,每朝送下三錢為妙。
傷寒發熱兩肋痛者,以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之病治,用柴胡湯。
左肋痛者,痰與食也。先須通利痰食氣,寬胸為主,再以活血止痛飲服之,更以琥珀丸化服而安。
瘀血疼痛者,傷處有紅腫高起,肥白者發熱而痛,多氣虛,瘦人發寒熱而痛,多怒內有瘀血兼腰痛。日輕夜重,此瘀血停止,故作痛也。速宜以琥珀散行之,後服和傷丸,再飲調理藥酒。
有受傷而不能開口者,即以牙皂細末吹入鼻中,一嚏即開。隨以韭白汁頓熱和 童便灌入口內。如不納,此為難治之症。若納,同瘀血嘔出者,辨其輕重,先以吉利散用砂仁湯 服,再服清心和氣湯,外貼接骨膏。至重者,又不吐血,頭又昏迷,將韭白汁和陳酒服下。
如破碎損傷折骨者,用封口藥護之。如小便不通,琥珀散通之。如腹內疼痛,必有瘀血停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