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黃湯麻黃(六錢) 桂枝(四錢) 甘草(二錢) 杏仁(七枚)上作二帖,水二鍾,煎八分取汁。麻黃性熱,惟冬及春,兼病患素虛寒者乃用正方,夏至之後服之必發斑黃,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桂枝加減月令同。

二、桂枝湯桂枝 芍藥(各二錢半) 甘草(一錢半)上作一帖,薑三片、棗一枚,煎服,取微汗。倍加芍藥名桂枝芍藥湯;加大黃名桂枝大黃湯。《金匱方》曰:太陽病自汗而小便數者,不可與桂枝湯。

三、桂枝葛根湯桂枝 芍藥 甘草(各二錢半) 生薑(四錢) 大棗(二枚) 葛根(五錢二分)上作二服,水煎,取微汗。

四、葛根湯葛根(一兩四錢) 麻黃(三錢) 生薑(三錢) 桂枝 甘草 芍藥(各二錢) 棗(一枚)上作二帖,水煎服。衣覆取汗為度。

五、升麻葛根湯升麻 幹葛 芍藥 甘草(各三錢)上作二服,水煎。若大段寒即熱服;若熱即溫服,身涼為度。

六、大青龍湯麻黃 石膏(各四錢半) 桂枝(一錢半) 甘草(同上) 杏仁(三枚)上作二帖,薑三片、棗一枚,水煎。取微汗,不可太過,恐亡陽。以溫粉撲之。

七、小青龍湯半夏(六分) 北五味(一錢二分) 麻黃 芍藥 細辛 甘草 幹薑 桂枝(各一錢八分)上作二帖,生薑四片,水煎。諸方皆不用生薑。

八、大柴胡湯柴胡(三錢) 黃芩(一錢半) 大黃(七錢) 芍藥(錢半) 半夏(一錢) 枳實(二錢)上作一帖,生薑五片、棗一枚,煎。大柴胡合三一承氣湯,合黃連解毒湯,合大承氣湯。

九、小柴胡湯柴胡(八錢) 黃芩 甘草 人參(各三錢) 半夏(二錢半)上五錢,生薑五片,棗一枚,煎,溫服。

一法本方合涼膈、天水。一法本方合涼膈散。一法本方合解毒湯。一法本方去棗子加牡蠣。一法本方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幹薑。一法本方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

十、大承氣湯大黃 芒硝(各二錢) 濃樸(四錢) 枳實(三枚)上作一帖,水二鍾,先煎濃樸、枳實,次下大黃,煎取八分,去滓,入硝,煎一、二沸,放溫服。一法本方加甘遂末一錢匕。

十一、調胃承氣湯大黃(三錢) 芒硝(二錢) 甘草(一錢半)上作一帖,水二鍾煎,溫服。

十二、小承氣湯大黃(三錢) 濃樸(一錢半) 枳實(一錢)上作一帖,水二鍾煎,溫服。

十三、三一承氣湯大黃(二錢) 芒硝(一錢半) 濃樸(錢半) 枳實(一錢) 甘草(二錢)上作一帖,水煎,溫服。一法本方減硝加貫眾、紫河車,入金銀煎,名銀煎散。一法本方加當歸、薑、棗,名當歸承氣湯。

十四、桃仁承氣湯桃仁(去皮尖十枚) 芒硝(錢半) 大黃(二錢) 桂 甘草(各一錢半)上作一帖,水煎,空心服。

十五、犀角地黃湯犀角 白芍藥 牡丹皮(各五分) 生地黃(四錢)上作一帖,水煎。有熱加黃芩一錢。發狂血證加大黃(本方無大黃血證內有)。

十六、大陷胸湯大黃(二錢) 芒硝(二錢半) 甘遂(一分,些小便是)上作一帖,水煎,溫服。未快再服,勢惡不利,以意加之。

十七、大陷胸丸大黃(半兩) 芒硝(二錢半) 葶藶(三錢炒另研) 杏仁(十二枚炒)上大黃末,下葶藶杵羅,研杏仁、芒硝如泥,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入甘遂末三字、白蜜半匙,水一鍾,煎至半鍾,溫服。當一宿,未利再服。

十八、小陷胸湯半夏(四錢) 黃連(二錢) 栝蔞實(一枚四分用之二)上作一帖,水煎,溫服。未利再服,微利黃涎即愈。一法本方合小柴胡湯。

十九、抵當湯水蛭(炒) 虻蟲(各七個去足翅炒) 杏仁(七枚) 大黃(二錢半)上作二帖,水煎,再服。

二十、抵當丸水蛭(炒) 虻蟲(各七個去足翅炒) 杏仁(七枚) 大黃(二錢半)上細末,煉蜜作二丸,用水二鍾,煎一丸,至六分,溫服。 時血未下再服。

二十一、黃連解毒湯黃連 黃柏 黃芩 梔子每服五錢,水煎,溫服。本方合大承氣湯。一法本方加枳殼。本方合三一承氣湯。一法本方加甘遂末一錢匕。本方合調胃承氣湯。一法本方合涼膈、天水散。

二十二、白虎湯(《金匱方》雲:太陽病,無汗而渴者,不可服。)知母(一兩半) 甘草(一兩) 粳米(一合) 石膏(四兩)上五錢,水煎,溫服。一法本方加蒼術。一法本方加人參、蒼術。一法本方加半夏、橘皮。一法本方加半夏、桔梗。一法本方合解毒湯。一法本方加人參、白術。一法本方合涼膈散。一法本方加麻黃根、浮麥。

二十三、涼膈散連翹(一兩) 黃芩(半兩) 梔子(半兩) 甘草(半兩) 樸硝(一分) 薄荷 大黃(各半兩)上五錢,水煎,入蜜少許。一法本方合解毒湯。一法本方加滑石。一法本方加桔梗、枳殼。一法本方合天水散。一法本方加滑石調五苓散。

二十四、五苓散(《金匱方》雲;陽明病汗多而渴者,不可服。)豬苓 茯苓 白術(各五錢) 桂心(一分) 澤瀉(一兩)上或調或煎。一法本方加生薑汁調服。

二十五、淡滲湯(即五苓合益元是也)二十六、瓜蒂散瓜蒂(細銼炒) 赤小豆(等分) 又用茶少許上為末,豆豉半合、水一盞半,煮汁半盞,調下一錢匕,不吐加服。頭痛加鬱金;脅痛加蠍梢。

二十七、三聖散(見吐門)食前先食齏汁半盞,後調藥服一半,用鵝翎探引吐出,如吐少,更以熱齏汁投之。不已,用麝香煎湯服半盞,立止。

二十八、梔子湯大梔子(七枚) 豆豉(半合)上以水煎梔子至一盞半,入豆豉煮至半盞,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