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篇 5.文人教子(2 / 2)

林語堂對待子女的態度更是出了名的 “信馬由韁”,他生有三個女兒,對她們根本談不上 “管教”,他甚至敢帶她們去看脫衣舞表演,讓大女兒如斯在他所著的《京華煙雲》前作序,讓二女兒太乙沒讀大學就去工作,十八歲就成了耶魯大學的教員。

老舍也沒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據他的女兒舒立回憶,老舍五十三歲時在家信中這樣寫道:“我願自己的兒女能以血汗掙飯吃,一個誠實的車夫或工人一定強於一個貪官汙吏。”

有一次,舒立回家時拿著四十分的數學試卷傷心痛哭。老舍安慰她:“四十分不算少了,我小的時候算術學不會,考試時壓根兒算不上來,盡撿別人的廢卷子,簽上自己的名字,把卷子交上去,還得不上四十分呢!”這一番話說的女兒破涕為笑。

舒立在一篇文章中深情寫道:“幾十年來我對老爸的這番話一直堅信不疑,直至最近幾年老舍研究者們發現了父親在北京師範學校的成績單,明明白白地顯示父親兒時數學成績實際上很優秀,多年受蒙蔽的我才如夢初醒。” 一生“。四十分”的美麗謊言,讓舒立銘記、感動

文人教子多溫和、隨意,隻有傅雷是一個例外。他的嚴厲廣為人知,常常是兒子傅聰在樓下練鋼琴,他在三樓工作,他的身邊放著一條手杖,一聽到琴聲停止,他就用手杖不停敲擊樓板。

傅雷留學法國時,曾與巴黎姑娘瑪德琳相戀,後來兩人鬧翻,傅雷氣衝衝地拔出手槍準備自盡,幸虧劉海粟等人相勸,他才打消此念。從這件事看出,傅雷性格內向而剛烈。在教子上,也是這樣,一方麵,他顯出極大的耐心,比如傅聰從小的語文課文,都是傅雷親自編選、親手抄寫的,另一方麵,他發起怒來,也常常喪失理性,據樓適夷回憶,他親眼看到傅雷抓住孩子的頭發,提著小腦袋往牆上撞,那神情好像要立即將孩子處死似的,傅雷的妻子朱梅馥在旁邊瑟瑟發抖,束手無策。幸虧樓適夷搶救及時,將孩子從他手裏 “營救”出來。

傅雷號“怒安”,大概出自 “天子一怒而天下安”之意,當他雷霆震怒之時,確實非常可怕。有一次他在盛怒之下,將瓷盤往傅聰頭上扔去,結果,傅聰的鼻梁上終生留下了一道疤痕。

後來,傅聰在鋼琴藝術上的傑出成就,與這種嚴厲的家教分不開。

當代作家中,鄭淵潔的教子是獨樹一幟的。兒子鄭亞旗不喜歡現在的學校,因為不能忍受凶猛的應試教育。於是兒子小學剛畢業,鄭淵潔就讓他退學回家。和傅雷一樣,他為兒子自編教材,而且一編就是三四百萬字,細分為 “道德篇、創新篇、懷疑篇、哲學篇、法製篇”,每部教材都是一部長篇童話。

鄭亞旗現在的身份是:一家網絡公司和一本雜誌的老板,同時他還是父親鄭淵潔的經紀人。

很多媒體采訪鄭淵潔,請他談教子之道,他講了好多有趣的事情,但最讓人深受啟發的是這樣一句話:合格的教師和父母,發現孩子的優點,告訴他什麼地方行;不合格的教師和父母,發現孩子的缺點,告訴他什麼地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