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日本近代有兩位一流的劍客,一位是宮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義壽郎。宮本是柳生的師傅。
當年,柳生拜師學藝時,問宮本:“師傅,根據我的資質,要練多久才能成為一流的劍客?芽”宮本答道:“最少要10年。”柳生說:“假如我加倍苦練呢?”宮本答道:“那就要20年。”柳生一臉狐疑,又問:“假如我晚上不睡覺,日以繼夜地苦練呢?芽”宮本答道:“那你必死無疑,根本不可能成為一流劍客。”
柳生非常吃驚,問:“為什麼?芽”宮本答道:“要當一流劍客,就必須永遠留隻眼睛注視自己,不斷反省自己。現在,你兩隻眼睛都死盯著劍客的招牌,哪裏還有眼睛注視自己呢?芽”柳生聽了,滿頭大汗,當場開悟,終成一名一流劍客。
學管理:作為公司或企業的管理者,其實有時候就像這個劍客一樣,總是想著如何接近目標,把經營擴大,而不是時刻警醒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全部的時間都用來工作,是一種敬業的表現,但如果沒有給自己的學習和自省留出時間,隻能是不斷地處在摸索之中,而不會有登高望遠的氣魄。
想成為一流的管理者,就要永遠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002永遠擁有嚐試的勇氣
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決定考一考他的大臣們,以便從中選拔出一個最堅強、最聰明的人擔任重要的職位。他把大臣們領到一扇奇大無比的門前說:“現在你們看,這是我們王國中最大的門,也是最重的門。請問你們當中誰能把它打開?芽”
聰明的大臣們都知道這門是難以打開的,因為從來就沒聽說過誰能打開它。於是一些大臣搖了搖頭。另一些,也許是屬於較精明的人吧,走上前去盯著門看了一陣,但並不胡亂動手,因為他們不想充當傻子,他們相信自己的判斷,不可能把門打開。大家都覺得這個問題太難了,個人的力量無法解決。
這時,有一個大臣向大門走了過去,他左瞧瞧右看看,用手試了一試,最後猛地一推,門被打開了。原來,這扇門本來就是虛掩著的,隻要有勇氣去檢查它和試一試就可以了。這個大臣最終得到國王的獎賞,獲得了重要的職位。
學管理:沒有嚐試就沒有成功。多少發明創造都是在嚐試中產生的,失去了嚐試的勇氣,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
中國有句古語:“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確,在相當高比例的組織中,一直存在著大家視而不見的事實:百分之七十的功能型主管,普遍缺乏領袖魅力和領導才能。
003始終擁有積極的心態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他常住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學管理:一個管理者,如果不能讓自己的周圍充滿積極向上的氛圍,使下屬以最大的幹勁來工作,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工作績效的。要想使下屬積極地工作,管理者自己首先要成為一個積極的人,並用自己的積極心態去影響自己的部屬。
004善於團結就是力量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道: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200元。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400元。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800元。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說:“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不。”這人奇怪了,問:“那為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為老板。”
學管理: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隻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追求完美,事必躬親,以為別人都不如自己,最後他隻能做最好的公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有句話說,聰明的人為自己工作,更聰明的人是讓聰明的人為自己工作。
005大膽地冒險
那是地處險惡的峽穀,澗底奔騰著湍急的水流,幾根光禿禿的鐵索橫亙在懸崖峭壁間,這就是過河的橋。
一行四人來到橋頭,一個盲人,一個聾子,兩個耳聰目明的健全人。
四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抓住鐵索,淩空行進。結果呢?盲人、聾子過了橋,一個耳聰目明的人也過了橋,另一個則跌下去,喪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