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癡人說夢(1 / 2)

第六十章癡人說夢

王宮大殿內,趙王遷端坐中央,在他的左手側做著趙國最重要的三個臣工,武安君李牧,丞相趙信和昌平君郭開,以及趙國的公子趙嘉。五個人臉色都很凝重,彼此對望著,想要說話,但是卻誰也不敢先開口。

在大殿中央,鋪著一張巨大的地圖。地圖描繪的是戰國七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關隘城池。這張地圖雖然簡陋,沒有比例尺,沒有方向,甚至許多地點的標注和實際情況有很大偏差。但是在當今這個時代,這樣的地圖卻是最精準全麵的地圖,是作為國家機密重點保護的東西。

在地圖上,原來韓國所在的區域覆蓋著一層黃土,意思是韓國已經不存在了。而從韓國新鄭,和上黨郡兩個方向,則有兩個箭頭,如同兩把利劍一般直指趙國的都城邯鄲。

這就是趙國目前所麵臨的國際形勢,韓國滅亡了,秦國接下來的目標必定是趙國。

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相信這樣的事情會真正發生。那些對秦國抱有一線希望的人,特別是被秦國收買的人依然在幻想,秦國下一個目標可能是魏國或者楚國,趙國目前還是安全的。

丞相趙信就是這樣的人。因此自從邯鄲城中傳出燕趙魏三國即將組建抗秦聯盟的事情之後,他就一直在向趙王進言,讓趙王拒絕和燕魏聯盟,而是趁秦國進攻他國的時候,集中力量打擊燕國,為自己找一條退往北方的道路。

“大王,千萬不要再相信他人的讒言,得罪強大的秦國了。長平之戰,邯鄲之戰的慘劇不能忘記啊!”趙信終於忍耐不住,第一個發言:“一百多年來,六國曾多次聯合抗秦,然而我們看到了什麼?六國大軍連秦國的函穀關都沒有攻破,反倒是秦國越來越強大。如今韓國已經被滅亡了,秦國狹滅韓之威北上,老臣並不認為燕國和魏國會傾力相助,他們反倒會趁火打劫!不如讓老臣出使鹹陽,和秦國聯合擊魏,方為上上之選。”

“一派胡言!”大將李牧拍案而起:“秦乃虎狼,早存滅趙之心,長平之戰,邯鄲之戰的血仇你難道忘記了嗎?秦國之所以今天沒有加兵趙邊,是因為他要集中力量攻打韓國。現在韓國不存在了,魏趙必會首當其衝。如果這個時侯我們不能聯合起來,反倒自相殘殺,正好遂了秦國的心願。一旦我們幫助秦國滅掉魏國,秦人將再無顧忌,到那個時候就悔之晚矣啊!”

李牧是趙國繼廉頗之後最著名的軍事將領,他所率領的騎兵部隊雖然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中消耗殆盡,但是經過十多年來的發展,已經稍稍恢複了一些元氣,已經有精銳騎兵五萬多人。李牧一生都在打仗,先是匈奴,後是秦軍。在李牧的心中,其實秦軍並不可怕,如果給他足夠的騎兵部隊,他可以在同等數量的情況下和任何一個秦國名將抗衡。因此一直以來,李牧都是趙國最死硬的主戰派。

相對於李牧主戰和趙信主和,昌平君郭開是一個中間派。郭開自幼和趙王遷一起長大,十分熟悉趙王遷的脾氣秉性,說話辦事的時候總是能順應趙王遷的意思,因此十多年來一直得到趙王遷的寵信。

郭開敏銳的覺察到,秦軍進攻新鄭給趙王遷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趙王遷日夜都在擔心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第二個韓王安。因此,總是搖擺不定的趙王遷突然堅定了起來,他要集合一切力量抗秦。於是郭開投其所好,主動提出連燕抗秦,因此才有了郭開燕下都之行。

“李將軍所言極是。想我六國之所以越來越弱,秦國之所以越來越強,就是因為我們自己懦弱,今天割一座城市,明天送一批財寶,妄想秦國就此不再攻打我們。可是結果呢,秦國貪得無厭,它的胃口永遠也填不飽,這樣的情況再也不能繼續了!”郭開站起來,和李牧一起怒視趙信。

郭開今天的態度,令李牧吃驚不小。

在趙國,郭開和李牧不和已經是盡人皆知。郭開是趙王的寵臣,也是一個不錯的將領,一直以來郭開都認為自己統兵打仗的本領不比李牧差,因此一直想排擠李牧,把李牧訓練的騎兵控製在自己手下。郭開曾經多次向趙王進言,要求免去李牧的將軍之職,無奈李牧戰功卓著,又沒有犯什麼錯誤,趙王一直不允。同時,李牧也曾經說過郭開不少壞話。兩個人勢同水火,從來沒有在重大事情上取得過一致意見。今天郭開竟然一反常態,堅定的站在李牧一邊,讓李牧的信心大增。因為李牧知道郭開雖然是一個小人,但是卻最能揣摩趙王的心思,他主張抗秦,多半是得到了趙王的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