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所有的母親都不同,但母親對子女的愛都是一樣的。媽媽,是您給了我生命,是您撫育我長大,是您教會我做人。媽媽,我還沒來得及回報您呢,您卻悄悄的走了,走得那麼平靜,那麼安詳,那麼突然,竟然不給兒子見最後一麵。媽媽,我隻能永遠帶著對您的愧疚,我隻能在心中常把您憶起,我隻能默默祝願您和爸爸在那邊也過得開心。媽媽,請放心吧,兒子決不會讓您失望,我一定會出色地完成任務,光榮凱旋。
媽媽,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您都是我心中永遠的思念。也祝天下所有的母親幸福快樂永遠!
不孝兒:魏光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七日於海地
父愛如山
當初報名的時候,王琦沒有想到身為軍人的父親竟然也不同意自己前往海地維和,這實在是一個意外。
“不能去!”父親冷著臉,顯然有些生氣。
“爸……”王琦不知道該怎麼跟父親解釋:“您不是常常看電視新聞,很了解維和部隊嗎?”
“就是因為了解,我才不同意你去!”父親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海地的危險性有多大?我不放心!”想了想,父親又放緩了語氣:“當然,我不是在給你下命令,我隻是在給你提意見,決定權還是在你自己。”
王琦哭笑不得,這語氣裏的意味任誰都能聽得出來,一向沉穩冷靜的父親此刻倒有些像個老小孩,有些蠻不講理的任性。
看著父親氣呼呼的樣子,他決定先不和父親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又聊了幾句別的,岔開了話題。
探家結束,回了部隊,王琦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直接去報名參加了培訓。
直到王琦通過了所有的測試,確定要出發的前幾天,他才回了家,跟父親坦白了這件事。
父親在聽到王琦說完以後,沉默了很長時間。王琦一直以為父親會生氣,會罵自己,然而他錯了,父親隻是久久地坐在那裏,許久才說了一句話:“既然你已經選擇了,那就去吧。”
然而,直到王琦離開家,父親也沒有出來送別兒子,似乎兒子要去的不是遙遠的海地,隻是像往常回到部隊訓練一樣。
王琦到了海地,給家裏每次打電話,父親的話都不多,隻是簡簡單單地問他:“吃的好嗎?住的好嗎?”或者說幾句“努力工作”,“保證自己安全”之類的話。
直到有一次王琦因為工作忙碌,隔了很長時間才給家裏打電話,父親接起電話說了一會兒,忽然冒出了一句———“現在距離你回來還有157天。”
王琦一下子呆住了,身在海地的他,其實完全失去了時間的概念,每天繁重的執勤讓自己的神經始終處於一種緊繃的狀態,這個時候聽到這樣一句話,他忽然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從那以後,父親每次打電話時都會加上一句“現在距離你回來還有××天”。
他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如何坐在家裏的沙發上,戴著老花鏡,一頁一頁地翻動著麵前的台曆,在上麵用紅筆畫上一個個的圈,然後按著手中的計算器,昔日雷厲風行的老軍人如今就這樣認真地做著一件近乎無聊的事情,似乎除了算出兒子即將歸來的日期,周遭的一切,對於他來說都已經不再重要。
“其實想想自己真的很殘忍,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卻忘記了‘父母在,不遠遊’,忘記了他們也會難過擔心。而當我們實現理想回到家裏,才發現他們一直都等在那裏,等著我們回來……有些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很不負責任。”王琦說起這些話時,深深地埋下頭去,他的聲音越來越小,像在懺悔,又像在壓抑。
在王曉平還小的時候,母親因腦溢血去世,王曉平是父親含辛茹苦地拉扯大的,父親喜歡部隊的氛圍,說隻有部隊才能百煉成鋼,於是就把王曉平送到了部隊。
王曉平非常向往維和的軍人生活,於是當報名的通知下達的時候,他沒有猶豫就寫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順利地通過了一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