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 上節目(1 / 2)

奧運會圓滿閉幕,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於此,而其中的兩位運動員——徐時清和鍾嘉寧更是備受矚目。

他們不僅展現出了卓越的體育實力,更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無數觀眾的心。

正因如此,兩人一同受到了邀請,將參加一檔名為《冠軍來了》的綜藝節目。

這檔節目旨在通過與奧運冠軍們的互動交流,讓更多人了解這些優秀運動員背後的故事和努力。

每一個運動員奪冠的背後都有著異常艱辛的努力和付出。

已經28歲,經曆了上百場比賽的徐時清和鍾嘉寧早已對這些采訪輕車熟路,用鍾嘉寧的話來說就是妥妥拿捏。

綜藝是以直播的形式展開,主要形式就是訪談和分享。

最開始主持人先各自介紹了鍾嘉寧和徐時清的成就,並邀請他們談了談自己以前打比賽的經曆。

“從這個紀錄片裏,大家不難看出,每一場比賽的成功都是異常艱辛的,那請問17和嘉嘉有沒有產生過要放棄的想法呢?”

這個問題讓兩位超級全滿貫選手陷入了回憶當中。

鍾嘉寧唯一想過放棄的時候,就是自己生病化療的時候,還好她堅持下來了。

鍾嘉寧不是一個喜歡把自己困在痛苦回憶當中的人,再一次回頭看自己的經曆的時候,鍾嘉寧早已能做到釋然,甚至語氣很是輕鬆:

“我嘛,就是生病化療的時候,以前我覺得天都塌了,但是,隻要你的心不死,病魔就永遠打不死你。”

說完,鍾嘉寧還很爽朗的笑了笑。

聽著栗寶的闡述,徐時清輕輕的捏了捏她的手,當然這一小動作也被攝像機拍到了。

聽到主持人的問題時,從來沒有哪一刻,徐時清對自己的記憶有這麼清晰。

“有過,但是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以前嘛,年少輕狂,總想著我能進入國家隊那我就是天才,升入了一隊之後更加自傲:我可是天才中等我天才。

總想著隻要給我上場的機會,我就一定能打敗其他人。

但是呢,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現實狠狠的給了我一擊,那個時候我才清楚的意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前輩就是前輩。

後麵有一段時間,17歲那會兒,遇到了瓶頸期,剛出成績沒多久,就遇到了瓶頸期,當時可把我整焦慮了,比賽連連輸,讓我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我真的適合打乒乓球嗎?’

後麵,多虧了栗寶,一直在背後支持我,鼓勵我,一巴掌給我掄醒了,要不然以我當時那脆弱的心理,指定更消極。”說到被一巴掌掄醒,主持人眼睛都快笑沒了。

主持人總感覺,徐時清是在偷偷撒狗糧呢,畢竟那寵溺的樣子可不像演的。

話題漸漸向混雙轉移,畢竟徐時清和鍾嘉寧可是乒乓球混雙屆“扛把子”,這可是唯一一對連續參加了兩屆奧運會還拿到了金牌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