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出貨行情早逃頂(3)(1 / 3)

在出貨階段經常出現的K線組合形態有:墓碑形K線、反攻陽線、孕星線、穿頭破腳、烏雲蓋頂、垂死十字、三隻烏鴉、下跌三步曲、平頂、黃昏十字、吊頸、射擊之星、頂部棄嬰、大敵當前、頂部三星、跳空缺口等都是股價見頂的信號。

第92招 如何判斷圓弧頂

圓形頂的特征及操作策略:

①圓形頂的形成是從上升趨勢到下降趨勢的轉變過程在平緩、漸續中進行的,沒有明顯的頭部感覺,這些頂部的地位都差不多,沒有明顯的主次區分。這種形態在很大程度上是莊家炒作股市的產物,他們有足夠的籌碼,如果一下拋出太多,股價下跌太快,手裏的貨一下不能全出手,隻能一點一點地往外拋,不斷來回拉鋸,直到手中股票接近拋完時,才會大幅度打壓,一舉把股價打壓到很深的位置。

②在成交量上,一般兩頭多,中間少,即“大、小、大”。在初期,成交量較大;在頂部區域,接盤較少,成交量萎縮;在末期,沽壓加大,成交量逐步增加,價格下跌幅度加大。但如果莊家在頂部出貨較多,加上多頭退縮向下突破時倒不一定要成交量放大。

③圓形頂是一種重要的反轉形態,可以出現在大、中、小行情的局部高點,形成短期或長期頂部,圓形頂形成所需的時間越長,今後下跌的幅度就越大。

④在操作上,股價快速向下突破圓形頂形態時為最後出貨時機。不過,如能觀察到明顯的圓形頂即將形成,仍以圓形頂的右邊、即緩慢下跌時出貨為佳;不要過早出貨是為了防止形態有變而造成損失。

第93招 如何判斷潛伏頂

潛伏頂主要是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上升後,在某個變動不大的區域極緩慢而細微地變動,隨著時間的延長幾乎變成一條水平和直線,之後突然向下突破,形成潛伏頂。

潛伏頂的特征及操作策略:潛伏頂是一種反轉形態,它的形成必須依賴於一個根本要點,即極度樂觀的市場氣氛。潛伏頂可以出現在大、中、小行情的局部高點,形成短期或長期頂部,圖形大小決定於作用大小。潛伏頂的成交量較少,突破時成交量放大,且突破方向是向下的。它一般出現於績優股的走勢中,原因是這類股票持有者心態比較穩定,不急於改變看法,相反投機性高的垃圾股很少走出這種形態,因為持股者沒有什麼信心,一旦風吹草動即先行一步逃跑。

從實踐來看,可以把潛伏頂理解成“平頂”,即股價走了較長時間的平台之後向下突破,如果右邊略有下沉,則可以按圓弧頂操作。投資者在股價突然出現向下突破時出貨為好,這也是最後的時機。不要過早出貨,以防形態有變而造成損失。

第94招 如何判斷尖頂

尖形頂在中國股市中經常出現。代表的市場趨勢的反轉是突然的、劇烈的,幾乎毫無先兆的情況下出現,並按新的趨勢方向快速向下運動。它經常出現在股價一路持續上漲,很少調整或隻有微小調整,且通常在股價持續上漲或跳空上漲市場中。它的形成有兩個必要條件:

1.股價運行在一個強勁的上升趨勢之中。

2.股價已有較大升幅。尖形頂形成時間一般較短,也難以判別,一旦形成,其殺傷力極大。操作策略如下:①在股價上升途中次頂部依寶塔式地分批將手中股票賣出,以防不測。往往此時人氣最旺,軋空愈烈,黑馬狂奔,采取逢高減磅的策略較為穩妥。②一旦見頂回落,應壯士斷腕,忍痛了結。

因此,必須事先設立止損點,不抱僥幸心理,一旦見頂,堅決止損出局,保住可靠資金,以利再戰。

如下圖,000753在經曆了2006年的大牛市行情後於2007年5月上摸至11元,此時也達到了最高點,其後以劇烈的反轉形態下跌,形成一個尖銳的倒V型頂。

第95招 如何判斷雙重頂

M頂又稱雙重頂。一般出現在多頭行情結束時,有時也會出現在上升趨勢與下跌中間盤整階段。一般來說,如果兩峰頂出現時間(一般l個月左右)相距較遠,則反轉的可能性較大。反之,若相距較近,則屬中段盤整的可能性較大,盤整完成後,仍將朝原方麵繼續前進。在出現左峰之前,股價距離起漲點往往已有了一段相當漲幅。右峰的價位並不一定與左峰相等,但相差不多。在成交量方麵,通常右峰明顯比左峰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