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婦人無病,一旦忽感手足搐溺,痰涎壅塞,精神昏憒,不省人事,似癇非癇也。此肝為病也。婦人乃血虛七情感而生風;室女乃血實七情感而生熱。
因濕熱結於帶脈,津液泛溢,入小腸為赤,入大腸為白。
又雲∶熱者血也,血積多日不流,從金之化,即為白淫,治宜同濕證,以十棗、禹功導水降火流濕之劑主之。
脈浮惡寒不治。
因痰積流下滲入膀胱,宜升宜吐,調以半夏、茯苓、陳皮、蒼術、白術輩。
肥人多濕痰海石 半夏 南星(治痰) 黃柏(治濕熱) 蒼術(燥濕) 活石(流濕熱) 川芎(升之) 椿皮(濕之) 香附(調氣) 風痛加牛膝。
瘦人多熱黃柏 黃連 活石 椿皮 川芎滑者加龍骨、赤石脂;滯者加葵花;血虛四物湯。
小胃丸 治濕熱帶下,下之後,以苦楝丸調之。
苦楝(酒浸) 茴香(炒) 川歸(各一錢)酒糊丸,桐子大,酒下。
腰腿痛加四物、羌活、防風;虛甚加參 、甘草、白芍藥。
血為氣引而行,血未來而先有病,皆氣之患也。血來而後有病者,皆血之虛也,有血之熱者。
將來作疼 乃氣實也。桃仁 紅花 香附 連。
不及期者 乃濕熱也。四物加連。
過期有二 一者血少也,芎歸參湯,紫黑成塊乃有熱也,加連;二者多痰,二陳湯加蒼術、香附、川芎,肥人多痰也。
閉而不行 乃虛而熱。
來而成塊 乃氣之滯。
錯經妄行 乃氣之亂。
經脈不行有六血生於心,憂愁思慮則傷心,心氣停結故血閉不行,左寸沉結,宜調心氣、通心經;使血生而自通。
或因墮胎,或產多,其血先少,而後不通,此血枯也,脈兩尺弱少,宜生血。
血為氣滯,結而成塊,日漸增長,宜攻之。
久盜汗,致血幹枯而經不通,宜補血,是汗出於心,血生於心。
久患潮熱則血枯燥,蓋血為熱所消,治熱退則血自生。
脾胃不和,飲食少則血不生。血者,飲食所化。經雲∶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不月。
因熱。因虛。由脾胃有虧,下陷於腎,與相火相合,濕熱下迫,脈洪數而實,先見寒熱往來,心煩不得眠臥,宜大補脾胃,升舉氣血。
由心氣不足,其火大熾,旺於血脈之中,形容似不病者,此心病也。四物湯加鎮墜心火之藥,補陰瀉陽。
由腎水真陰虛,不能鎮守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是氣血俱脫,為大寒之證,輕手其脈數實,舉手弦緊或澀,皆陽脫也,陰火亦亡,或渴,皆陰燥,宜溫之、補之、升之。
方 防風 羌活 升麻 柴胡 川芎(一錢升陰散火) 黃芩 黃連 黃柏 知母(五分涼血瀉相火) 川歸(五錢) 黃 (補血涼血)胃客寒心痛,加草豆蔻、神曲;氣短加參 術;冬寒加麻黃、桂枝;久不止加膠艾;血氣俱脫,大寒證加附子、肉桂,幹薑。
治本 四物。
虛加參術;熱加芩連;寒加薑桂。香附行氣。
治標 白芷湯調棕櫚灰 五靈脂(亦治) 鹿角灰 蒲黃(炒黑亦治) 淩霄花發灰用荊芥四物湯下大妙。
肝病 則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飲食不下,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 戾,脅痛嘔泄,令人善恐。
虛則脅下堅脹,寒熱,腹滿不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筋攣節痛,爪甲枯青色,善恐,脈沉細而滑。
實 則脅下痛,寒熱,心下堅滿,氣逆頭暈,頸直背強。
川芎(臣同上) 五味子(臣溫同上) 茯神(君) 益智(臣安心氣) 人參(君定心) 炒鹽心實脾病肺病 左 脅痛,心脅滿分小腹不可轉反側寒清於中,咳逆 溏,嗌幹、麵塵、脫色,丈夫 疝,婦人小腹痛。
虛則語嘶,用力掉顫,少氣不足以息,耳聾咽幹,咳喘,鼻清涕,恐怖,脈沉緩。
實 則胸膈滿,上氣咳逆,咽不利,鼻口亦張,飲無度,痰粘,肩背痛,脈不上不下。
肺絕 口似魚口,氣出不快,唇反無紋,皮毛焦,三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