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坐鎮中軍大帳,指揮著耶律木薛、耶律鬆山、耶律燕山、蕭查阿拉布等率領三萬大遼將士勢如破竹,一路降服東喀剌汗國沿途各部。
東喀剌汗國阿赫馬德蘇丹大驚,立刻召集五萬將士集結,抵禦耶律大石的大遼大軍。
阿赫馬德騎著高頭大馬,憤怒不止的指著東方大地,氣震全場地說道:
“各位伊斯蘭教信徒將士,東方而來的異教徒帶著三萬屠夫,已經越過我們汗國的國境,正向我們聖神的伊斯蘭教聖地和偉大的喀剌汗國汗庭巴剌沙袞殺來。
按照伊斯蘭教無上真主安拉和信使默罕穆德的吩咐,讓我們尊貴的伊斯蘭教信徒勇士們團結起來,拾起你們的大刀,一起將東方異教徒趕出我們的國境。”
阿赫馬德說完以後,立刻下馬跪下,帶著身後的五萬東喀剌汗國穆斯林大軍跪下,一起祭拜他們敬仰的安拉真主和穆罕默德信使。
突然,在他們參拜之際,箭矢如暴雨般射來,數百東喀剌汗國穆斯林將士隨即倒地身亡。
不一會兒,便看到飄起大遼王朝龍旗和前將軍耶律鬆山帥旗的數千大遼騎兵蜂擁而至,把阿赫馬德的五萬穆斯林大軍衝得人仰馬翻。
好在阿赫馬德蘇丹陛下也不是等閑之輩,久經沙場的他立刻下令撤退,憑借對地勢的熟悉,迅速在地勢險要之地安營紮寨,製止了大遼大軍的長驅直入。
盛夏的陽光普照著西北大地,幹旱、少雨、多風的東剌汗國炎熱無比,好在耶律大石和他的將士們多年來長途跋涉,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可是,自從阿赫馬德退守險要之地安營紮寨以後,耶律大石的騎兵長驅直入的優勢已經無法施展。
他不得不改變策略,與阿赫馬德一樣安營紮寨,做好了與阿赫馬德的穆斯林大軍打持久戰的準備。
雙方相持了十幾日,耶律大石雖然多次命耶律鬆山、耶律燕山、蕭查阿拉布、耶律木薛等發起進攻,但均無功而返。
耶律大石不得不親自上陣,帶著蕭翰裏剌、烏拉圭、烏拉布、慕容安等中軍大軍出擊。
夜黑風高之際,他率數千親兵悄悄的來到阿赫馬德軍營之外,做好了偷襲阿赫馬德的準備。
突然,一陣狂風刮來,雖然已是半夜天,但那炎熱的暖風讓眾人氣喘籲籲,難以應對。
耶律大石隨即豁然開朗,微微一笑後下令撤軍。
回到軍營以後,蕭翰裏剌不明所以,一臉茫然的問道:
“皇上,我們已經做好的偷襲阿赫馬德大營的準備,不說能大獲全勝,但這一偷襲,定能讓阿赫馬德心猿意馬,您為何突然下令撤軍了。”
耶律大石沒有回複蕭翰裏剌之言,而是輕輕地拾起地上的柴草,往油燈上一扔,頓時火花四濺,燃起了熊熊烈火。
蕭翰裏剌、慕容安、烏拉圭、烏拉布、耶律鬆山、耶律木薛、蕭查阿拉布等立刻心領神會,誇讚耶律大石用兵如神。
耶律大石哈哈哈大笑片刻後恢複了君臨天下的姿態,坐在中軍大帳上發布施令,氣勢磅礴地說道:
“眾將聽令,除耶律鬆山、蕭查阿拉布帳下精兵留下鎮守以外,其餘諸將立刻回營準備,明日夜深人靜之際全軍出擊,勢必將阿赫馬德大營燒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