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繼續問道:
“那我們想方便了該怎麼辦,總不能憋著吧。”
六子隨即解釋道:
“大家不用擔心,以後要方便,全都到公廁去,我們會在城裏蓋十座公廁。”
“那要是忍不到公廁呢!”
“就是,這也太不人道了!”
“大街上不讓尿尿還有王法嗎?”
“咱們這縣令大人不會吃錯藥了吧!”
就一個廁所的事,百姓都是紛紛不解,都不知道唐宇這是要幹嘛。
六子聽著大家的議論,也是沒辦法,畢竟這事又不是自己說了算,自己還憋屈呢。
大夥議論一會,便也隻能搖著頭離開了。
六子幾人忍著惡臭,辛苦幹了一天,終於是把永平縣的街道打掃了個幹淨。
百姓們也是頭一次看見這麼幹淨的街道,都是紛紛向衙差們豎起大拇指。
唐宇看著大夥的勞動成果也是非常滿意,最起碼不用擔心以後走路沒落腳的地了。
可第二天大夥上街一看,直接傻眼了。
前一天天辛辛苦苦幹的活,第二天又恢複成了老樣子。
六子一臉無奈的看著唐宇問道:
“老爺,咋辦,昨天大夥還誇我們幹的好呢,今天又是這樣,總不能我們官差天天掃大街,撿糞便吧。”
唐宇微微皺眉,他知道,雖然是個人都愛幹淨,但是古人的觀念沒轉變過來,那你做了根本就是白搭。
低頭想了想對六子說道:
“去把城裏的讀書人找來,再弄一些白灰。”
“好嘞,我這就去!”
……
第三天,永平縣大街小巷的牆上,寫滿了各類的標語。
“保護永平環境,人人有責!”
“搞好個人衛生,人人健康”
“隨地大小便,死全家!”
……
在古代,人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許多百姓都不識字。
唐宇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讓官差上街宣傳,告訴百姓們不要隨地大小便,要保持城市的衛生。
唐宇本以為這樣的宣傳會起到一些效果,但是到了第四天,百姓們依舊我行我素,沒有任何改變。
這可把唐宇氣壞了,他決定采取一些更強硬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於是,唐宇派人在街上開始抓人。
但凡隨地大小便教育不聽的,直接抓幾個典型,當著全城百姓的麵開始批鬥。
可是,百姓們依舊是一副看熱鬧的態度,似乎並不在意。
唐宇十分生氣,可又無可奈何。
他知道,單純的宣傳和懲罰並不能真正改變百姓們的行為習慣。於是,他開始思考其他的辦法。
最終,唐宇想出了一個辦法:到公廁拉屎發錢,上一次公廁就給一文錢。
這個辦法雖然有些奇特,但卻十分有效。
百姓們為了得到這一文錢,紛紛主動前往公廁,城市的衛生狀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但要是一直發錢,自然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說實話,就算有再多錢也禁不住這麼多人來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