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循經絡雜品(1)(1 / 3)

(補)旋

即旋花,甘辛溫,補勞損益精氣主續筋,凡筋斷者取旋 根搗汁,瀝入仍以渣敷之,日三易,須令斷筋相對,半月後即相續如故。蜀見奴逃走多刺筋,以此續之百不失一。

南燭

苦酸澀平,補陰止泄除睡。子酸甘平,補陰固精。

榛子

甘平,調中益氣,開胃實腸。

南瓜

甘溫,補中益氣,同羊肉食則壅氣。

甘溫,益氣補中,多食作煩熱。

甘平,益氣和中。

甘,益氣和中,除煩利便,黃粱平,白粱青粱微涼。

小米

鹹淡微寒,補虛損益丹田,開脾胃利小便。

甘微寒,益陰,治肺瘧及食鵝鴨成症陰虛不眠。

甘澀,補中益氣濃腸胃。

高粱

甘溫而澀,溫中澀腸胃,粘者與粟米同功。

玉蜀黍

甘平,調中開胃。

菰米

甘冷,解熱調腸胃救荒。

東牆子

甘平,益氣堅筋骨。

蓬草子

酸澀平,作飯無異粳米,有黃蓬、青科、飛蓬三種。

草米

甘寒,去熱利腸胃,益氣力。

草子

甘平,補虛溫腸胃,止嘔逆。

辛甘苦微寒,益氣宜脾。

糯米、秫米、黍米甘溫益氣,治脾胃虛寒;粳米、 米、粟米、粱米甘平益氣,養脾胃利小便止煩渴。按∶粥飲之化痰甚易,晨食行陽不致成痰,晚食行陰即易成痰也。

蠶豆

甘澀溫,補中益氣,澀精實腸。

雉雞

酸甘微寒,補中益氣止泄痢,治蟻 。

油鴨

甘平,補中益氣。

斑鳩

甘平,益氣明目治噎。

牛皮膠

甘平,補陰潤燥,治血症癰疽,通大便,虛熱人宜之。

驢肉

甘涼,補益氣血治勞損,驢溺羊寒殺蟲,治反胃噎膈,須熱飲。

田雞

甘寒,解熱毒,利水消腫,補虛損,產婦尤宜。

鰱魚

甘溫,溫中益氣發瘡。

勒魚

甘平,開胃暖中,作鯗尤良。

石首魚

甘平,開胃益氣。白鯗消宿食理腸胃,治下痢腹脹,炙食能消瓜成水。

鰣魚

甘平,補虛勞。

鯧魚

甘平,益氣力。

鯽魚

甘溫,諸魚屬火獨鯽魚屬土,和胃實腸行水。

甘溫,調胃助脾利五髒,和芥食,能助肺氣去胃風。

鯔魚

甘平,開胃利五髒,與百藥無忌。

草魚

甘溫,暖胃和中發瘡。

青魚

甘平,益氣力,治香港腳腳弱。膽苦寒,瀉熱治目疾喉痹,療魚骨哽。

鯉魚

甘平,下水氣利小便。膽苦寒明目。骨療魚骨哽。

烏魚

甘寒,祛風下水利腸。膽苦甘,治喉痹。

紙魚

甘平,寬中健胃。

泥鰍

甘平,暖中益氣,醒酒收痔。

甘平,補虛損,去風殺蟲,治骨蒸勞瘵,海鰻同。

甘溫,托痘瘡壯陽道,吐風痰動風熱。

海蝦

甘鹹平,祛風殺蟲。

甘鹹平,補虛去煩熱,主冷痢。

江珧桂

甘鹹微溫,下氣調中,利五髒消宿食。

西施舌

甘鹹平,益精潤髒腑。

(和)三柰

辛溫,暖中辟惡,治寒濕蟲牙。

路路通

形似楊梅而較大,刺長尖銳,入火熏之幽香清烈,顧名思義宜為表散藥中之向導也,古書不載,近多用之。

落得打

甘平,行血止血,治跌打金瘡用根。

奶酣草

辛溫,芳香和中辟惡。

木棉

甘溫,治血崩金瘡,或棉或布燒灰用。花油即術棉子油,辛熱微毒,治瘡疥,損目。

銀花

甘平,除熱解毒,養血療風,治血痢瘡毒寬膨,性極中和,多用乃效。藤葉名忍冬,性同。

管仲

苦微寒,解邪熱之毒,去瘀軟堅殺蟲,浸水缸中日飲其水,能解時疫。

玉簪

辛甘寒,解一切毒,下骨哽,損齒極速。

茵芋

辛苦微溫,治風濕拘攣痹痛,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