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
見通行攻。
(散)天麻
辛溫,入肝經氣分,通血脈疏痰氣,治諸風掉眩,煨用。
秦艽
苦辛,祛濕散風活血,去腸胃濕熱,疏肝膽滯氣,治一切濕勝風淫之症。
前胡
辛甘苦寒,暢肺理脾,解膀胱肝經熱邪,性陰而降,功專下氣,氣下則火降而痰消,能除實熱,專治肝膽經風痰。
柴胡
見膽散。
羌活
見膀胱散。
防風
見膀胱散。
荊芥
辛苦溫,芳香升浮,入肝經氣分兼行血分,發汗散風濕,通利血脈,助脾消食,能散血中之風,清熱散瘀,破結解毒,為風病血病瘡家要藥,風在皮裏膜外者宜之。穗善升發,炒黑治血。
薄荷
見肺散。
(寒)苦參
見腎寒。
黃連
見心寒。
胡連
見心寒。
龍膽草
大苦大寒,沉陰下行,入肝膽而瀉火,兼入膀胱腎經,除下焦濕熱,酒浸亦能外行上行。
紫草
甘鹹寒性滑,入肝心包血分,涼血活血,通二便,或用茸取其初得陽氣以發痘瘡。
丹皮
辛苦微寒,入心腎心包肝,善瀉相火,功勝黃柏,和血涼血而生血去瘀,除熱退無汗之骨蒸。
青黛
見通行寒。
射幹
見肺寒。
車前子
見膀胱寒。
槐實
見大腸寒。
女貞子
甘苦涼,益肝腎除火,純陰至靜,必陰虛有火者方可用。按∶女貞冬青古作二種,實一物也。
蘆薈
大苦大寒,涼肝鎮心,功專清熱殺蟲,治驚癇濕癬,波斯國木脂也。
密蒙花
甘而微寒,潤肝燥,專治目疾。
秦皮
苦寒性澀,除肝熱,治風濕諸痹,止痢解天蛇毒。
蕤仁
甘微寒,消風清熱,和肝明目,破結痰除痞氣。
川楝子
苦寒,瀉肝火,導小腸膀胱之濕熱,因引心包相火下行,利小便治疝殺蟲,去核用,川產良。根大苦,逐蛔利大腸治瘡毒。
地骨皮
見肺寒。
老鼠刺
甘微苦涼,益肝腎止渴祛風。
竹茹
見胃寒。
天竹黃
見心寒。
朱砂
見心寒。
代赭石
苦寒,入肝與心包血分,除血熱養血鎮虛逆,製用。
空青
甘酸寒,益肝明目,利水,真者絕少。
犀角
見胃寒。
牛黃
甘涼,清心入肝,解熱利痰,涼驚通竅,治痰熱驚癇胎毒諸病,中風入髒者用以入骨追風,若中腑中經者用之反引風入骨,莫之能出。犀牛之黃稱犀黃,真者能透指甲,如非犀牛功力遠遜。
羚羊角
苦鹹寒,屬木入肝肺心,清肝祛風,瀉邪熱,散血下氣解毒。
豬膽汁
見心寒。
熊膽
見心寒。
兔肝
瀉肝熱明目。
蚺蛇膽
見脾寒。
牡蠣
鹹微寒澀,體用皆陰,入肝腎血分,軟堅化痰,收脫斂汗,清熱補水,固腸利濕止渴。
蛤粉
與牡蠣同功。蛤蜊肉鹹冷解酒。文蛤兼能除煩利小便。
石決明
鹹涼,除肺肝風熱,治骨蒸療瘍疽,明目通淋。
真珠
見心寒。
(熱)蘄艾
見通行熱。
肉桂
辛甘,純陽大熱,入肝腎血分,補命門相火之不足,能抑肝風而扶脾土,引無根之火降而歸元,治痼冷沉寒,疏通血脈,發汗去營衛風寒。
吳茱萸
辛苦大熱,疏肝燥脾,溫中下氣除濕,去痰解鬱殺蟲,開腠理逐風寒,治衝脈為病氣逆裏急,性雖熱而能引熱下行,利大腸壅氣,下產後餘血,湯泡去苦汁用。
炮薑
見通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