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兵對付摩尼教,如果能夠追回災銀尚好,災民的憤怒的心可以得到安撫,但是如果不能追回災銀,到時候那些代表朝廷的士兵就是災民發泄的對象。朝廷兵力缺乏是事實,但不至於到無兵可派的境地,也就是說不是朝廷派不出兵,而是不能派兵。這個時候同樣是江湖人士的義軍才是對付摩尼教的最佳對手。這就是朝廷的手段。
想明白的自然不隻曾誌誠一人,但是可以將這些說出來的,卻沒有一個人。就如同當年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並將嶽飛處死的朝廷,難道就沒人知道嶽飛是大大的忠臣,嶽飛是被冤死的嗎?不,隻是人微言輕,說的話算不了數。
既然接受了朝廷頒發的帥印,義軍名義上已是朝廷派遣的義軍,那麼趙禥的話,梅昆方就不能不聽。很快義軍接到命令,次日前往赤火頂圍剿魔教。不過為了守護廬州城的百姓,新加入義軍的各地英豪並不在去往赤火頂的隊列中,他們奉命留下來協助嶽鼎繼續守衛廬州城的百姓。
摩尼教起源自波斯,自唐朝開始傳入中土,教義原本崇尚光與善,反對暗與惡,但自從教主一職被金國皇族後裔完顏暮雪霸占後,摩尼教的行為漸漸跌向暗與惡的深淵。因此此次雖然對付的人同樣是武林中人,但無論是南少林還是天山派的弟子此次的行動並無異議。
摩尼教創教已有三四百年的曆史,他們的教眾遍布九州各地,論幫派人數,摩尼教僅次於丐幫。想要在短時間剿滅摩尼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義軍此行的第一任務其實是追回災銀,當然打擊摩尼教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道是擒賊先擒王,梅昆方帶領大軍衝擊的地方自然首選赤火頂。赤火頂是摩尼教的總壇,也是摩尼教教眾心中的聖地。赤火頂的名字雖然在武林中流傳甚廣,但除了摩尼教教眾,其他人完全沒有到過這個地方,因為到過的人都已死去。所以說赤火頂已成為武林正派的禁地。而梅昆方帶領義軍所去向的正是他們的禁地,但這些義軍的英勇豪俠沒有一個人會退縮,因為他們所要做的是光明正大事,即使因此而失去了生命也是值得的。
想要找到赤火頂並不容易,武林中傳言赤火頂就在藏匿在武陵山脈致之中。山脈群山連綿,高峰險嶺盤踞其間,原始森林密布,遮天蔽日,人跡罕至,想要找到赤火頂極為艱難。
梅昆方將義軍兵分三路,每路千人,防止落入摩尼教的陷阱。
曾誌誠與馮一山、何穎等黃山弟子為一路,穿過參天大樹的密林之後,來到一個瀑布之前,這個瀑布高約十丈有餘,寬度也達到了五丈。大家都愣在當場,曾誌誠看著瀑布地勢絕佳,一定暗藏玄機,於是建議大家穿過瀑布。
馮一山一向做事穩重,道:“這偌大的瀑布,衝擊力極大,萬一有閃失,我們一定會有傷亡。如果此路不通,我們我們廢這麼大力氣卻什麼也得不到,豈不誤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