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我所承擔的江西省社科“十一五”(2010年)規劃項目:“美國與冷戰景遇下的國際危機事件——以第一次柏林危機個案的研究”的最終成果。為便於書籍編輯和出版,本書在付梓時定名為《美國與第一次柏林危機》。
在華東師範大學攻讀世界史專業博士學位期間,我對冷戰時期的國際關係產生了較為濃厚的研究興趣。與導師鄭寅達教授商議後,我將“美國在第一次柏林危機中的決策研究”作為學位論文的研究方向。論文從選題到答辯的各個階段,鄭老師都傾注了很多心血、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而先生嚴謹的治學之道和高尚的學者風範,更是令學生獲益終生。同時,對於師母費佩君老師在我讀博期間的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也在此一並致謝。
同時,對於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的各位專家和評閱人,我亦深表謝意,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的餘偉民教授、沈誌華教授、沐濤教授、戴超武教授以及複旦大學金重遠教授、上海師範大學葉書宗教授,他們的真知灼見使本書增色不少。
感謝南昌大學的袁禮華教授、張芳霖教授、宋三平教授以及諸位同仁給予我的關心和扶助;此外,黃世相教授、周聲柱教授、梁民愫教授、俞暉研究員對本人教研工作的誠摯建議,同樣極為珍貴。對於長期關心和幫助我的其他師長、諸多友人以及各位同窗,在此雖未一一列出,但我同樣滿懷感激。
感謝南昌大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對本書出版的資助。
感謝江西人民出版社的編輯為本書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勞。盡管,早前本人由於種種原因耽擱了對書稿的修改,以致最終交稿日期一再延遲,但在每次與編輯的交談中,我總能得到來自對方的鼓勵和支持。書稿的付梓僅僅是我學術生涯中一座小小的裏程碑,但求為同行學者在相關領域的進一步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在本書麵世之際,更要感謝我的父母和家人,他們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有力支持,一直是我在學術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力量源泉,也正因為有他們的鼓勵,才使我能夠不斷踐行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理念。
楊捷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