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坦誠相告(2 / 3)

對於這些,雲羅早就知道,並且也沒打算去花功夫去難受。她的雲夕哥,一定要有一個賢內助,而司徒蕁,無愧於這個稱號。她模樣生得極好,性子也很溫柔,無論對誰都是笑臉相迎,與人為善。這樣的女子,任誰都是恨不起來的,而她這樣的美好,倒叫雲羅生出一種念頭:自己既然沒辦法與他在一處,讓別的更好的人陪著他,也很好。

雲羅這幾日其實都不太能高興得起來,雲禪的祭日將近了。可有緣分的是,皇帝的生辰竟然也是在暮春!

皇帝祝壽,那場麵,定是盛大無比。據高墨蘭說,今年眾皇子打算為他們的父皇,準備一份別出心裁的賀禮。

當朝皇帝,共育有七位皇子,除卻太子在外督軍, 其餘六子,都先後趕回了長安。各中原因,參差不齊,或是到了回京的時候了,或是回京述職了,或是正式受封,回來聽封了,等等等等。

北朝國土寥廓,平原居多,物產豐饒,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太平盛世。北朝皇族高氏,尚武德,以武平定天下。故而皇室子孫,不論男女,自幼習武,巾幗須眉,個個都是身懷絕技。

此番為皇帝陛下祝壽,算是這幾位兄弟,成年之後,好不容易聚得這麼齊的一回。但縱是這般,還是少了大哥。

可是既然聚齊了,那麼就一定要為皇帝陛下準備一場別具一格的壽禮。

兄弟幾個在一處,左琢磨右琢磨,決定來一場舞龍。

可是,僅僅六人,這條龍也氣派不到哪兒去,所以,在這裏麵,仍然選入了一些朝廷重臣、達官顯貴的子息。皇家注重禮製,天子以九為尊。故而,這場舞龍,最終竟然需要九九八十一人參加!九九八十一人,分為九隊,每隊人數亦為九。六位皇子各領一隊,剩下三隊,分別交予了鎮國大將軍司徒雲漢之子司徒夕,兵部尚書之子謝南子,禮部尚書之子青山。最初是九龍首尾相接,表現出一幅盛世江山圖景,此景在皇城朱門之內,護城河之外展開。於百姓,隻要打開皇宮大門,允許百姓在底下觀看,這也算是與民同慶;於君王,隻需站於城牆之上,底下的盛況便可盡收眼底。當這一幅圖畫展示完之後,九龍作分式,開始各自表演,當到表演結束之時,皇帝可自城樓之上,拋下一顆龍珠,九龍便開始爭搶,誰搶到龍珠,誰就有第一個向皇帝賀壽的資格,並且可以像向皇帝開口,不管是什麼,皇帝都得恩準。

這個主意倒是很新鮮。

二皇子東平王高任太,他武藝超群,辦事從來沒有出過錯,能力自是被滿朝文武認可,但是為人難以捉摸,他從來不參加私人的宴會,曾經有過一回,戶部尚書之子得到皇帝賜婚,下嫁公主,特許滿朝文武前去賀喜。戶部尚書將請帖往東平王府塞了足足有五封,最後,還是沒有見到東平王出現。幸好這個東平王之前就有這樣的名號傳出去了,戶部尚書也不算失麵子,隻是領教了一番罷了。

三皇子北涼王高墨蘭,這家夥是個當藩王的料兒,勇氣有餘,但是智力不足。算是個性情中人。要說他排行老三,其實也有些冤枉。因為,他隻是比老四和老五早出生那麼幾天。就當了三哥,其實他心裏十分不情願,要是當弟弟,自己還能像哥哥們撒撒嬌,可是當哥哥,又怎麼好意思像弟弟撒嬌?

四皇子南伐王高瓚,因其母出身低微,但是皇帝膝下皇子寥落,故而從小受到了恩寵並不比其它幾位皇子少。所以,四皇子從小就很好勇好鬥,事事都要與人爭個高低。這種好勝的性子,頗得皇帝的看重,曾經在家宴上說:我高氏的後人,就要像瓚兒這般,絕不屈居人後!

五皇子高陽,善謀略,熟讀兵書,但他畢生追求的,並不是策馬揚鞭,勒石刻功,而是輔佐一位明主,保這一派盛世河山。

六皇子高邢,七皇子高起也都頗有其兄風範。

這樣看來,皇帝的七子,各有千秋,都是人中之龍。

當雲羅知道司徒夕也會參加的時候,她就有點期待,想著那日,她一定要早早去宮門前占一個最好的位子。她絕對會把所有的目光都給他。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高墨蘭不知道從哪裏鑽出來,問她要不要和他一起,參加這次的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