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聖石加工師的考核製度要比聖騎士來得嚴格,隻要想一想,整個沃丹鎮除了楊誠這一家聖石作坊之外,再沒有第二家,就不難看出聖石加工師的緊缺程度。
得到哥布林的肯定回答之後,楊誠繼續說出自己的想法。
“那些落選的聖石技師的學徒裏麵,不少人都擁有一技之長,比如有的學徒的感應特別敏銳;有的學徒則是刀工技藝非常精湛,照我看,他們都是屬於偏科學徒,並非沒有用處。”
哥布林眉頭皺得更深,他不大明白楊誠到底想要幹什麼,但他也聽出楊誠的意思了。
“你想要招聘那些擁有一技之長的落選學徒?”
“不錯,”楊誠很肯定的回答道,“這些學徒對工薪要求不高,隻要針對他們特長進行工作安排,肯定能夠發揮出他們的水平,譬如,讓感應敏銳的去當探石技師;讓刀工精湛的去當切割技師;另外還有研磨技師、聖石設計師等等。”
楊誠的想法其實就是要模仿地球的那些大公司,將各個工序切割開來,由那些擁有不同特長的人去專門負責不同的工序,進而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一條流水線作業,提升聖靈石加工效率。
這種想法在地球很常見,隻要是下過車間的人都明白,可是在神聖大陸,這無疑是破天荒第一次,就連見多識廣的哥布林都聽得目瞪口呆,更別說是斯嘉麗了。
看看別的聖石作坊,加工一枚聖靈石,從選材、設計規劃、切割、研磨到最後成品,基本上都是由同一個人負責,可是如果按照楊誠的想法去做,那就應該有至少五人來負責這幾道工序,而且整個過程肯定還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去細化。
“多人參與,揚長避短,想法是很好,但每個人對一枚聖靈石的想法和看法都不一樣,恐怕很難將他們揉合起來,進而形成默契的合作。”
哥布林在聖石加工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楊誠這想法中的關鍵。
“沒錯,所以這就要讓所有人都嚴格按照設計規劃來進行切割和研磨加工,我們就要灌輸給他們這樣的意識。”
對於這種流水線作業加工出來的產品,楊誠從來不寄往它們能夠越級,至少要能夠保持原來的品級,隻要能夠達到這一點,那流水線作業的效率將大大超出其他所有的聖石作坊。
生產效率的提高,再加上流水線技師的工薪低廉,這讓作坊的生產成本變低,將成為楊誠跟其他聖石作坊競爭的最大優勢。
確立了發展方向之後,斯嘉麗和哥布林立即開始著手準備。
斯嘉麗第二天就趕往托納姆,約見拉基大師,跟他商談買斷協議和收購作坊的事情,由於楊誠出價較高,再加上拉基得知哥布林原來是投到了楊誠店裏去,心知自己就算再堅持,也很難挽回楊誠的決定,況且,卡德蘭似乎也並不打算挽留楊誠。
好聚好散,斯嘉麗在托納姆呆了三天,經過反複談判之後,楊誠付出了一筆不菲的賠償金,買斷了合作協議,另外又以比市價高出兩成的價格收購了作坊。
雖說價格比較高,但隻要想想,如果重新找地方開作坊,各項設施、以及作坊布置就要耗費不少資金了,所以算起來,這筆交易隻能說是各取所需。
在斯嘉麗談成這筆買賣的同時,哥布林則是從聖石加工師協會那邊的朋友拿到了一份名單,分別是羅南行省最近三年參與聖石加工師考核的落選名單,其中還有那些學徒的考核成績。
得到了這份名單,楊誠和哥布林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挑選,最終從這些人裏頭挑選出了十三人出來,其中有五人是專門負責作坊裏的流水線作業,另外七人感應敏銳的學徒則是被聘請為探石技師,專門負責幫著作坊在各地區進行探尋和購買聖靈原石。
還有一個不管是刀工還是感應力都很平庸,可是卻被哥布林提拔為助手,原因很簡單,楊誠在經過麵試之後,發現這名學徒對聖石設計很有創意,可以適當加以栽培,等將來時機成熟之後,接手哥布林所負責的聖石設計和規劃工作。
整個聖石作坊經過了十來天的籌備和改進之後,神聖大陸上第一條聖靈石加工流水線正式開始投入運作。
為了準備這一曆史事件,楊誠接連請了十幾天假,一門心思的待在聖石作坊裏,跟哥布林研究可能出現的各種可能性,直到他們兩人都覺得差不多了,才開始正式投產。
可實際上,問題還是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