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寶寶哭鬧要傳達的信號:

為什麼寶寶總是哭:

寶寶不舒服:

寶寶哭有很多原因,如饑餓、尿布濕了、不舒服等,還有在睡前或者剛剛睡醒時不明原因的哭,細心的媽媽會在與寶寶的交往中,分辨出寶寶哭鬧的原因,根據不同的哭聲辨別出寶寶是怎麼了,是尿布濕了,還是餓了,是冷了,還是哪裏不舒服,或者是在鍛煉自己的肺部,做呼吸運動。以下是一些寶寶哭鬧的常見原因:

不劇烈的哭聲,往往是由大小便刺激引起的,一般換尿布後哭聲就會停止。

哭聲帶有乞求感,常常是為了表示“我餓了!”這種哭聲在吃飽後即會停止。

夜啼不停,晚上夜啼不止,睡眠不寧,而白天正常,可能是因為白天睡眠不規律,衣服薄厚不適或者護理不當引起的。

突然發生的尖利哭聲,這是寶寶在說“我痛呀!”這種疼痛常因突發的打擊、針刺或者發熱引起的。

陣發性劇烈哭鬧,陣發性劇烈哭鬧往往是因各種腸道急性感染、消化不良導致的痙攣,也可能是因喂食不當造成的。急腹症就時常表現為突然大哭不止,伴有臉色蒼白、出汗等一些症狀。

平淡而持續的哭聲,可能是由於身體某些炎症感染引起的疼痛所致。

聲調高尖無回聲,往往是由顱內出血或腦水腫引起的所謂“腦性尖叫”,這時要帶寶寶去醫院就沴。

想與爸爸媽媽親近:

有時候寶寶哭鬧主要是想主動和爸爸媽媽親近,想要獲得爸爸媽媽的擁抱,所以這時爸爸媽媽不應該拒絕寶寶的要求。正確的做法是把寶寶抱起來,給寶寶以安慰並與之交流。很多人認為應該避免多抱寶寶,否則會養成習慣,寶寶變得黏人。其實這時錯誤的想法,寶寶小時候,我們要盡量滿足他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愛撫的寶寶會產生一種:

爸爸媽媽不愛他的錯覺,而缺乏安全感。

因為病痛而哭鬧:

寶寶不同於成年人,他的抵抗力很弱,所以在成年人看來是小病小痛,寶寶卻會覺得很難受,就會哭鬧不止。這時,爸爸媽媽除了要給寶寶必要的護理之外,還應該盡量陪伴寶寶、安撫寶寶,一定要盡量給寶寶同情和安慰,最好親吻他一下,把他抱起來,同時用溫和的話語安慰他。

因為分離而哭鬧:

大部分寶寶都不願意離開爸爸媽媽,尤其是當媽媽離開身邊時,他就會哇哇大哭起來。這時媽媽最好告訴寶寶自己什麼時候會離開,要去做什麼,什麼時候回來。另外,離開寶寶之前,一定要陪寶寶一會兒,不要突然離開,匆忙告別。每次和寶寶分開最好都要擁抱寶寶一下’並且站在門口和寶寶揮揮手後再離開。

因為恐懼而哭鬧:

寶寶有時會感到恐懼,會害怕黑暗、害怕雷聲等,當這兩種特定的情況出現時,寶寶會因為恐懼而大聲哭鬧。此時,可以鼓勵寶寶盡早說出怕什麼,認真傾聽寶寶的訴說,表現出關心和同情。對寶寶進行安慰,也可以借機給寶寶講講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跟他解釋這不可怕,也可以適當幫助他做些有助於緩解他恐懼的事情,比如寶寶對房間出現的燈影表現出不安,就把寶寶的床搬動一下,換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