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就做,快速寫了一個簡單的解析器,可以處理簡單的邏輯和操作數據庫,然後寫了一套邏輯,開始運行。然而測試的結果卻讓我非常失望,處理速度慢的讓人無法忍受。看來解釋運行的方式在目前還是行不通啊。無奈,還是隻能考慮用C語言來寫這個服務器的邏輯。
花了幾天的時間寫出了一個針對Apache的插件程序,讓它可以對網站的更新使用等進行處理。然後就把它掛到了互聯網上。
幾天後,因為華夏目前的互聯網用戶還並不是很多,這個網站的瀏覽量並不高,然而我沒有預料到的是這個網站卻在國外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技術上的原因,目前互聯網上的網站大多都是很難看的那種,幾乎所有的網站都是平鋪下來的,並不存在什麼板式設計,最多也不過是在一些小的圖片裝飾上做做文章而已,但我的這個網站卻打破了常規,以精心布置的版式和漂亮又不刺目的配色博得了大多數瀏覽者一致的好評。甚至有人在BBS中驚呼“來自古老華夏的奇跡”。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表示讚賞,w3c的一個撰寫人Zeldman在賓州大學BBS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對這種情況表示擔憂,稱“雖然使用表格對版式進行控製可以製作出美輪美奐的頁麵外觀,但卻因為對表格的錯誤用法很可能破壞HTML語言誕生之初便具有的語義特性並且為未來的web檢索帶來極大的麻煩”。
當我看到這篇文章時,不由大歎遇到知己,仔細考慮了一下,在賓州大學的BBS和我們的網站上分別用中英雙語發表了一篇文章《web頁麵中的表格布局方法》。詳細說明了表格布局的實現方式,接下來的文章內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我在文章後半部分說:“由於目前瀏覽器和HTML本身對版式設計控製能力的匱乏,使用表格布局實屬不得已而為之。可以預見,由於web的統一性,在未來十年內,web上的內容量將以幾何倍數呈爆炸式的趨勢增長,未來互聯網的數據量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這麼龐大的數據量僅靠編輯目錄實現檢索並不現實,唯一的方案是采用人工智能進行關鍵詞式檢索,然而從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情況來看,處理標準用法的HTML還算可行,但對大量毫無數據結構的文字信息卻難以勝任,況且就算實現了這樣的人工智能程序,所需要的超乎想象的龐大計算量也不是硬件技術可以跟得上的。正如Zeldman先生在其文中所說,對表格的錯誤用法很可能破壞HTML語言誕生之初便具有的語義特性並且為未來的web檢索帶來極大的麻煩。”
“我心中完美的web頁麵呈現語言應該是可以將原始數據、內容結構和視覺表現各自分離,這樣在未來需要對web頁麵進行人工智能抓取和檢索時可以減少大量的數據分析工作,原始數據將使用數據庫實現,內容結構目前的HTML也可勝任,但視覺表現現在卻沒有任何解決方案。在此希望w3c和各瀏覽器廠商能夠緊密合作,盡快拿出解決方案。”
==========終於回家的分割線==========
首先,在這裏向所有關心本書的讀者致歉,真的是很久沒有更新了。事情太多,畢竟小弟不是職業寫手,隻能在業餘時間碼字。事情稍多一些,就沒有時間碼字了,而且最鬱悶的是雖然能有一點點的閑暇時間,但一時之間卻難以整理好思路,小弟這些天有很多次對著稿子發呆半天卻腦子裏亂哄哄一片不知如何下筆的情況,等稍有一些頭緒,又該繼續做事情了,真的是有夠鬱悶。
好了,閑話少說,繼續本書的慣例,專業知識點介紹:
Linux:Linux的大名相信各位讀者大多數已經聽說過了,這裏不再多做介紹,目前linux其實已經並非是大家印象中那麼高深的東西了,幾大桌麵版的linux發行版從美觀、易用性上都已經很好,debain/ubuntu係列的發行版安裝軟件和使用更是極度方便,我目前用的就是ubuntu,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可能唯一鬱悶的就是裏麵所用的軟件多數和windows平台上的不同,並且linux上無法運行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種遊戲、網遊。
FreeBSD:對這玩意相信有一些朋友是聽過的,但用過的人就極少了,如果說Linux隻能算是類Unix操作係統,BSD就是真正原生的Unix操作係統。FreeBSD以其超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成為各大型公司服務器操作係統的首選,但在桌麵領域,BSD實在還有太多的路要走。
Apache:這個簡直是世界上使用數量最高的服務器軟件了,如果真的仔細去調查全球各大網站所使用的服務器軟件,你會驚訝地發現幾乎到處都有Apache的影子。它是一個web內容服務器套件,與linux、PHP、mySQL一起組成了著名的LAMP組合。同樣也是自己架站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