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王廣和尉犁王泛麵麵相視,十分尷尬。班超遂喝令衛士將焉耆王廣和尉犁王泛二人及北鞬支等三十餘人全部拘押起來,並將焉耆王廣和尉犁王泛綁赴原東漢西域都護陳睦所居故城,設置陳睦亡靈牌位,就香案前將二人斬首,傳二人首級至漢朝京師。之後,遂發兵攻城,大破之。焉耆、尉犁和危須三國即歸降漢朝。立焉耆左侯元孟為焉耆王,同時也為尉犁和危須立了新王。為了鞏固焉耆國的安全形勢,班超留駐焉耆國半年之久。待那裏的局勢穩定後,才離開焉耆國。且說班超自奉漢明帝旨令進入西域以來,東西馳聘,南北征戰,聲名威震西域諸國,百姓稱之為“戰神”,諸國聞其名而喪誌,不敢與其對抗,就是北匈奴也畏懼三分,不敢侵犯。西域五十餘國全部擺脫了北匈奴的控製,歸附了漢朝。各國均向漢朝派遣侍子,逐年奉獻貢品。至於海濱四萬裏以外,也來通使貢獻。班超聞知在安息國的西邊還有大秦和條支等國家,遂遣府掾甘英出使大秦、條支,臨西海,均為前世所不至,莫不備其風土,傳其珍怪焉。班超因平定西域,重開絲綢之路有功。
永元七年,漢和帝下詔褒獎班超,詔書曰:“過去匈奴獨占西域,襲掠河西。至永平未年,城門白天也要關閉。先帝憐憫邊民遭敵侵害,於是便命令將兵出擊西域,攻破白山,追擊蒲類,奪取車師,城邦諸國受到震懾,應命歸附。於是,開通西域,設置都護。而焉耆王蓄謀叛逆,自恃該國有險要關隘,殺害前都護及部屬。先帝仲愛百姓生命,不願再興兵役,特遣司馬班超安撫西域於闐以西各國。班超於是趨越蔥嶺,到達縣度,出入二十二年,各國無不賓服。改立諸國王,而安撫諸國百姓。不動用中國的錢糧,不使用中國的軍隊,卻能震服蠻夷,得各族民眾之心。既而行上天的誅伐,雪昔日之恥,以報將士之仇。依照《司馬法》的說法:‘獎賞不能拖過一個月,讓人們能夠盡快地看到為善的好處。’封班超為定遠侯。”至此,班超終於實現了他早年要立功異域,封萬裏侯的夙願。
因此,後世人常稱他為“班定遠”。西域統一歸附漢朝後,班超率領部下吏士,經過幾年的努力,很快穩定了動蕩的西域局勢,醫治了戰爭的創傷,大力發展了農耕和畜牧業生產,使得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到處呈現出一派和平繁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