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班超率兵攻破莎車,西域南道隨即貫通。因此,班超又在謀劃討伐西域北道的龜茲、溫宿等國之事,陡然間接到軍情警報,說是蔥嶺西部媯水河畔的大月氏國,興兵來犯。原來大月氏國在西漢武帝時,曾幫助漢軍擊敗車師有功,又在班超平息疏勒王忠的反叛鬥爭中,幫助班超說服康居王罷兵,自恃有功,便派遣使者,帶著珍寶、獅子等禮物向漢朝進貢,並求娶漢朝公主。由於班超沒有得到朝廷的旨令,就擋回了大月氏國的使者。
因此,引起了大月氏國王的怨恨。大月氏國王遂派遣其副王謝率領七萬大軍,進攻疏勒的班超。班超部下隻有一千餘人,就算召集諸國兵馬不過也就二三萬人,無濟於事。班超部下都十分恐慌,但班超卻很鎮靜,他對部下分析說:“月氏兵雖然多,但要行軍數千裏,翻越蔥嶺向東而來。沿途冰峰雪嶺,十分艱險,他們的糧草等物資運輸很難保障,給養補充困難。何足憂慮?隻要我們儲備好足夠的糧草,再動員疏勒百姓把糧草隱藏起來,施行堅壁清野。我們可據城堅守,拖疲敵人。使他們得不到糧草,就會因饑餓而不戰自降了。我估計,不過數十日,勝負就會見分曉呢。”
班超合乎情理的分析,使得部下將士轉憂為安,增強了必勝的信心。按照班超的軍事部署,漢軍兵士和疏勒吏民把多餘的糧食埋藏起來,又在城頭築起碉壘,充分做好了迎戰的準備。話說大月氏副王謝率領七萬大軍,聲勢浩蕩地挺進疏勒國,準備一舉殲滅班超部,然後征服疏勒乃至西域諸國。大月氏副王謝依仗人多勢眾,根本不把班超放在眼裏,自恃驍勇,前驅挑戰。但班超卻不率兵出城迎戰,而是據守槃橐城。此城堡當初就建築在一處易守難攻的高地上。城南為克孜勒河,城東為吐曼河,槃橐城就處在兩河的交彙之地,真可謂扼疏勒之要險。大月氏副王謝率兵直逼槃橐城下,眺望城上的守兵森嚴,麵對大兵壓境也毫無畏懼之態,不禁勃然大怒,遂發重兵攻城。班超命令弓弩手,對大月氏騎兵疾速發箭,射殺無數。對搭雲梯登城之敵兵,則用矛戈、石塊等將其擊斃。即使偶有衝上城頭的小股敵兵,也被兵勇圍而殲之。大月氏兵連番數次的攻城,都以失敗而告終,而且還死傷了數千名士卒。大月氏兵攻城不下,隻好在城前安營紮寨,伺機再戰。
兩軍對峙數十日,大月氏軍隊所帶的糧草幾乎耗盡,便四處劫掠,又無所收獲,數萬軍隊隻能忍饑挨餓。此時,班超預料到大月氏兵糧草耗盡時,必然向龜茲國求援。於是,就派遣數百名精壯騎兵,埋伏於東界的險要之處。大月氏副王謝果然派遣使者攜帶金銀珠寶,用以賄賂龜茲王,以求得援助。當大月氏使者從此要衝通過時,漢軍伏兵突起,將大月氏使者及隨行士卒盡而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