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 順民意司馬留駐謀西域班超上書(2 / 2)

昔日魏絳隻是春秋時,晉國一個小國的大夫,都能與北方的諸戎達成合約,何況臣憑借大漢的威儀,難道就不能起到鈍刀一割的用處了嗎?前漢的謀臣都說,取得西域三十六國,就等於折斷了匈奴的右臂。當今西域各國,從太陽落山的地方起,都願意歸附漢朝。大小國家無不歡欣鼓舞,貢獻不斷。隻有焉耆、龜茲還未歸附。臣以前與部下三十六人,奉命出使遠離中原的西域,曆盡艱難。從孤立無援的堅守疏勒以來,至今已有五年了。對當地百姓的心思,臣已有了充分的了解。當問及西域大小城邦,他們都說“依附漢朝等於依附上天”。

以此根據可以判斷,蔥嶺的道路可以打通。蔥嶺的道路一通,就可以前去征伐龜茲。現在應將龜茲國在漢朝的侍子白霸,立為龜茲國王。以步騎兵數百人送他回國,與各國聯兵討伐龜茲,一年左右的時間即可將龜茲征服。以夷狄攻夷狄,是上好的計策。據臣所見,莎車、疏勒一帶土地廣袤而肥沃,水草茂盛而牲畜眾多,與敦煌、鄯善一帶沒有什麼差別。出征的士兵在這裏可以不費中原的糧食,而自給自足。況且還有姑墨、溫宿二國的國王,是由龜茲國所立的,而非這二國的人,更被這二國的吏民所厭惡,發展下去勢必會有反叛的事情發生。

如果這二國歸降漢朝,那麼龜茲國就會不攻自破了。願朝廷能將臣的這一奏章發下去,讓群臣參考議定。臣懷著萬分的真誠期待著,如果此奏可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雖死而無怨無悔。臣班超區區一身,承蒙神靈的保佑,暗自希望不要讓我現在就死去。讓我能親眼看到西域的平定,歸附漢朝。陛下舉起慶賀的酒杯,告功勳於祖廟,宣布大喜於天下。漢朝廷得到奏書後,章帝認為此事可成,遂下詔令班超繼續留在西域發展。為了加強班超的力量,令朝廷公卿大臣商議,準備發兵。會平陵人徐幹素與班超誌向相同,上書朝廷願意獻身西域,輔佐班超成就一番事業。於是,章帝下詔以徐幹為假司馬,率領一千士卒前去增援班超。

若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