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 西域都護重設置耿恭神箭退匈兵(1 / 2)

卻說竇固前次率耿忠、班超等討伐北匈奴,別擊伊吾,戰於蒲類海,擊敗呼衍王,奪取伊吾地,並在伊吾地設置宜禾都尉,在伊吾廬城留下士卒開墾屯守。但北匈奴也不甘示弱,待竇固率大軍還朝後,便又糾集車師等國軍隊,占據了蒲類海,還遣兵襲掠伊吾廬城留守的屯田士卒。漢朝的公卿大臣上書,要求懲罰北匈奴和車師等國。

冬十一月,明帝詔令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俱出敦煌郡昆侖塞,討伐北匈奴,擊車師,並詔令耿秉、劉張等交出調兵符傳歸屬竇固統一指揮。漢軍集合兵馬一萬四千多,進至蒲類海擊敗北匈奴軍隊,繼而攻打車師。車師原稱“姑師”,“姑師”是該國歸附西漢王朝時的譯名,而“車師”則是姑師破敗後,分裂為“車師前國”及“車師後國”的名稱。車師前國又稱車師前王庭,國都在交河城。車師後國稱為車師後王庭,其國都設在天山北麓的務塗穀,車師後王庭距車師前王庭五百裏。竇固認為車師後國路途遙遠,天山長年積雪覆蓋,山高穀險。

士兵將受到嚴寒的折磨,因而打算攻打車師前國。但耿秉卻認為應當先攻打車師後國,因為車師後王是車師前王的父親。如果能打敗車師後王,那麼車師前王就會不戰自降了。竇固正在思慮未定時,耿秉奮然起身說:“請讓我去打先鋒。”於是跨上戰馬,率領所屬兵馬向北挺進。竇固和其他軍隊不得已而跟隨耿秉一同進軍。漢軍進至車師後王庭務塗穀時,經過一番廝殺,擊敗出城迎戰的車師後國軍隊,斬殺和俘虜數千人。車師後王安得震恐驚慌,宣布投降,並親自走到城外迎接耿秉。車師後王安得摘去王冠,俯下身子抱住耿秉的馬腿求饒。耿秉便帶著他去拜見竇固,竇固要求他立即寫信給車師前王,派人送去,讓車師前王歸附漢朝。車師後王照此辦理,車師前王收到父親的來信後,也隨即投降,歸附了漢朝。

這樣,車師前、後國遂全部平定。於是,竇固上書朝廷,建議重新在西域設置都護和戊己校尉。明帝詔令任命陳睦為西域都護,其都護府設在龜茲的它乾城;任命騎都尉劉張的司馬耿恭為戊己校尉,屯駐車師後國金蒲城;將謁者關寵任命為戊己校尉,屯駐車師前國柳中城。各領數百士卒駐守。耿恭是耿況之孫,耿秉的從弟。且說耿恭領金蒲城戊己校尉府,除了防禦北匈奴襲擾外,還通使烏孫國,宣示漢朝的威德和恩典。大昆彌以下皆歡喜,遣使獻名馬,願遣子入侍。

耿恭乃遣使贈錦帛,迎其侍子。耿恭連結烏孫,欲消滅北匈奴在西域的勢力。話說漢朝與烏孫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當初,西漢武帝為了聯合烏孫共同抗衡匈奴,采用“和親”策略,將江都王建的遺女細君公主,嫁於烏孫王昆莫。昆莫立細君公主為右夫人。匈奴見烏孫與漢朝溝通,欲討伐烏孫,又不敢輕舉妄動。為招撫烏孫,也遣女往嫁。昆莫一並收納,將匈奴女立為左夫人。昆莫此時年令已經七十多歲了,怎奈得兩國少婦左右陪侍。因此,常常獨居帳外,不敢入寢。細君公主遠嫁異域,且語言不通,風俗飲食各異。本來就多愁善感的細君公主,愁思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