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鎮遠將軍 舉兵造反(1 / 2)

元和八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街頭巷尾一片繁華景象,真是“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想不到西梁國的女性們也如此重視這等節日,觀花燈、猜燈謎、掛龍燈、舞獅子、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各種表演競相出現,許多前來遊玩的男客也融入其中,眾人各得其樂,玩得很是盡興。

不知不覺,我來這個世界已經整整半年光景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西梁女國的客棧裏度過。自奕劍山莊回來以後,我和蘇婉兒的畫館生意漸漸恢複了往日的麵貌。那個永遠忙碌的柴紹自被我氣走以後,也終於恢複正常,忙於他的國家大事、商業機密,不再來客棧煩擾我。日子過得悠閑自在,卻也有些苦悶。

我的貼身護衛崔湜,還是像往常一樣,日日夜夜守護在我身側,非常盡職。這日,他收到柴紹從燕國皇都快馬加鞭送來的密函,原來皇宮裏又發生了大事,還是和柴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柴紹手下的第一員大將,鎮遠將軍柴懷義,竟舉兵造反。作為駙馬,他不得不暫時留在皇宮,處理此事。當這些事情從崔湜口中娓娓道來之時,我的內心除了驚愕,倒是多了一分擔憂,因為他從鎮遠將軍謀反一案中,不經意間講出了一個我一直不曾聽說過的,天大的秘密。

------------------------------

元和四年。五月。

燕國大軍攻打西周國,國主柴瓘被燕王所殺,hou宮嬪妃也盡數遭屠戮,隻餘下國後李妍和太子柴紹在侍從柴懷義的保護下逃出了重圍。

原來柴紹是當時西周國的皇太子!

而柴懷義乃是西周太子侍從,年長柴紹五歲,二人感情深厚如親兄弟。

柴懷義原是個孤兒,本姓不詳,被太子府收作普通的家丁。後因護衛太子有功而加官進爵,進而受國主恩典,賜國姓“柴”,名義上是太子侍從,實際已被柴家當做自己的族人。

滅亡的西周國化作一片廢墟,昔日的太子柴紹帶著母親,在侍從柴懷義和奶娘的陪同下,一起進入了大燕國國境。

同年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正是“團圓人吃團圓飯,未亡人思已亡人”。柴紹不知何故,入贅了大燕國慕容家的皇宮,成為長公主慕容敏月的駙馬。

侍從柴懷義和奶娘秋娘均是武藝超眾之人,自從編入燕國大軍,屢建軍功,分別被燕皇帝封為鎮遠大將軍、驃騎女將軍。

------------------------------

元和八年。正月初十。

這是個亂世。

任何一個朝代都有昌盛和衰敗的時候,衰敗後無法重新振作的國家,氣數已盡,而昌盛得太久,總會有人挑起事端。

柴懷義便是這樣一個,在百姓們過著吉祥的年夜的時候出現的,挑起事端的人。

柴懷義帶著一支軍隊,直挺挺進入了皇宮要脈,意圖謀反。如今的燕國就是這種介於昌盛與頹廢之間的狀態,皇帝慕容安石年邁多病,少理朝政,宰相當權,外戚持綱;皇太子慕容敏之頑劣成性,四處流蕩,不足以委任大業;長公主慕容敏月為人驕奢淫逸,不識大體;駙馬柴紹又常年不在府中,整個慕容氏家族麵臨著暗流洶湧的威脅。一脈相承而下的慕容家,就這樣變得一塌糊塗。

如果百姓吃得飽、穿得暖,生活穩當,安居樂業,那麼柴懷義這個大將軍絕不會冒著砍頭的危險,造反鬧事,更何況他還是駙馬麾下第一把交椅,如此勞師動眾不顧後果,一點兒也不像柴紹的作風。

正月十一的清晨,也就是柴紹從我的床榻上負氣離去的那個清晨,天還未亮,他便快馬加鞭地趕回燕國皇都,處理此事。鎮遠大將軍的軍隊不過千騎,根本不足以攻克皇都裏的萬人禦林軍侍衛。皇帝念在柴懷義是駙馬的部下,不願和自己的親女婿起了衝突,這才下令讓秋娘火速召回駙馬,命他速速解決這場謀逆。那日柴紹接到秋娘的這個消息,同樣是大吃一驚。想來柴懷義此舉也非駙馬指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駙馬和公主夫妻不和睦,是因為駙馬心中壓著國仇家恨,不願去接受仇人做妻子。但是誰都不明白,他為什麼要深入狼窩,與敵為伴,莫非,他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