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含元殿。
水渠小橋上。
我正呆呆的趴在小橋石欄邊上,望著前方的木質水車出神。
這會兒,身邊一個服侍的宮女都沒有,我是自己悄悄溜出來的。我不喜歡玩的時候身邊有奴才盯著。她們總是一會兒不許這樣,一會兒不許那樣,煩透了。
前方,一圈,又一圈。那水車一直重複地轉著,細小的渠水從我腳底潺潺而過,碰到岸邊的鵝卵石,濺起三尺小浪,漣漪漸次擴散開來,還伴著叮咚輕響。
我的思緒不知已飄到了哪裏,忽然被一個聲音打斷:
“美麗高貴的小姐,又見到你了。”
原來是他。
“薛紹表哥,你怎麼會在這?”看到這麼帥氣的兄長,我別提有多高興,可以有人陪我玩兒了。
“皇後娘娘召我入宮覲見,路過此地,正巧遇上表妹。表妹你這是在欣賞風景吧。”
“對啊,快要悶死了。我母後為何要召見你?”
“我也不知曉。我不能和你長聊了,先告辭了。我美麗高貴的小姐,希望下次還能遇見你。”
還沒來得及攔住他,他便已轉身遠去。真掃興,還以為能找他說說話呢,怎麼就匆匆走了?
原來,最近父皇病情好轉了,母親正在籌劃著幫我選駙馬呢。
在這裏先提一下咱們李家公主招駙馬的傳統。
以城陽公主為例。
城陽公主乃太宗皇帝第十六女,長孫皇後所生,是我父皇的同胞妹妹,我的皇姑母。
曆來咱們李家的公主都會與非山東士族結親,例如長安的杜家、河東的薛家、晉州的柴家、北海的段家等等。
皇姑母就是先後嫁給了杜荷、薛瓘。
父皇、母後為我挑選的駙馬,是城陽公主的次子,薛紹。
按照家族輩分來算,薛紹是我表哥。往日逢年過節舉辦家宴沒少與他相見,此人倒也儀表堂堂,風流倜儻。
再加上薛家二老都已去世,隻留下兄弟兩個,各個都是文官虎將,哥哥薛顗封河東縣侯、濟州刺史,弟弟暫無官職,黃金單身漢一名。
永隆二年七月,我十七歲。
父皇、母後在萬年縣衙為薛紹和我舉辦婚禮。
我需得坐在那十六人抬的豪華婚車上,從長安城正東邊的大明宮的南門一直坐到宣陽坊西門。
如此盛大的婚禮正是在太陽剛剛西斜之時舉行,夜色正濃,侍衛宮女們排成長長的兩隊分站大路兩側,手裏舉著火把,遠遠看去就像一條蜿蜒在長安城腹中永無盡頭的火龍,據說當時連夾道的槐木都給燒焦了。
大明宮即為興安門,位於長安城正東,由此往南,經永興、崇仁、平原,就到了宣陽坊,我的婚禮舉辦地萬年縣衙就是在此。
那夜,長安所有的轎夫都被召集過來抬我的嫁妝,他們跟在我婚車後排了好長一隊,除了把大明宮內我所用慣的食宿器具及飾物裝上,還包括了父皇從國庫特地挑選的許多奇珍異寶,以及文武大臣們的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