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三清山出家(1 / 2)

“這個…”樵夫支支吾吾,不知該如何開口。

“大叔,你就告訴我吧。”誌新甚是焦急。

“哎呀,當家的,你就告訴小兄弟吧,我看他們二人也是相愛之人。”這時在一旁的樵夫妻子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勸樵夫道。

“好吧,其實是那姑娘不讓我們說的,不過她臨走之前借了紙筆,給你留了封書信,說是等你在山上出了家再給你,之後她就走了,你瞧,門外你們的那匹馬也牽走了,我們也不知道去了哪裏。”樵夫說著,就從懷裏拿出了陳霜寫的那份信,交給了誌新,誌新向門外看去,果然沒了那匹棗紅馬。

誌新顫抖地接過信,心裏知道,想找回陳霜已經不可能了,也罷,就讓時間來撫平這一切吧。想到這兒,誌新將信封塞進了懷裏,說道:“大叔大嬸,她不會讓我找到的,也罷,我回山上去了。”說完,轉身就離去了。

“你真的要在山上出家?”樵夫叫住了誌新。

誌新停下腳步,沒有回頭,遲疑片刻,回答道:“罪孽深重,六道輪回,修成正果,一飛衝天。”說完便離開了,樵夫和妻子趕到院子,二人看的清楚,他是徑直去了山上的三清宮。

“當家的,小兄弟說的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看著誌新上山的背影,愣了半晌才回過神來的樵夫妻子問道。

“小兄弟與道有緣,生命中有此經曆啊。”說完,樵夫也背起手回了屋。樵夫妻子看了看轉身離去的樵夫,嘴裏嘟囔道:“什麼呀,一天神神叨叨的。”說著,也隨著樵夫回了屋。

誌新確實直接回了三清宮。這一路上,誌新心裏思緒萬千,想到:這普天下,除了對爹娘沒有盡孝、沒有救出媛媛之外,恐怕最對不起的人也就是霜兒了,自己答應過她這輩子都不負她的,是對她許過承諾,都說一口唾沫一口釘,如今自己卻沒有履行諾言,致使他一個人流落天涯,現在還不知去了哪裏。可是…這一路上走來,滿眼又是民生疾苦,身為男兒,自己若不為這個國家民族出一份力,又有何臉苟活於世呢。誌新想到這兒,抬頭看了看天空,自言自語道:“霜兒,若有來生,董誌新做牛做馬挽回辜負之錯。”

說罷,誌新提了提氣,向三清宮中走去。

“你回來了?”老道依舊在大殿裏,兩旁的小道士依舊念著經文。

“弟子回來了,如今塵緣已了,願意在山上出家,贖了所犯的罪孽。”誌新低頭說道。

“好,我再問你。你為何要拜我為師?山中戒律甚嚴,你又能否遵守?從此便成了道士,不知你可願意?”老道為了最後考驗誌新,連發三問,兩旁讀經文的小道士們也停了下來,要看誌新是如何回答的。

誌新聽罷,說道:“我要拜道長為師,學的一身本領,將來好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山中戒律嚴格,弟子早有耳聞,定能遵守,既然來到此地,做了道士又何妨,自然願意。”麵對道長三問,誌新爽快地三答,讓老道甚是欣喜。

“哈哈…好啊,你的回答,老道我很是滿意,我這就收你為徒,來人。”老道長喊道,誌新聽到道長要收自己為徒,心中好是歡喜。

聽到老道的一聲喊,從大殿後側走來一小道士,手中端著托盤,上放一套道士服,看來是為誌新準備的。道長接過托盤,說道:“誌新啊,山中的的各位師兄師弟都是終身為道,所以都有道號。可有一人除外,就是那淩楓,他是我收的俗家弟子,所以任由他來去,如今你也不是終身為道,隻是在此經曆六道輪回之罪,洗去一身罪惡,六年之後,我便讓你下山,所以也隻算是半個道家弟子、半個俗家弟子,就不給你道號了,仍叫你誌新,不知你可願意?”

“全憑道長安排。”

“嗯?還叫我道長?”

一旁的小道士忙給誌新使眼色,誌新立即明白了什麼意思,趕緊改口:“師父。”老道哈哈大笑,說道:“好徒兒,接道袍。”道長將托盤遞到誌新手上。誌新接過:“多謝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