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出的天機(1 / 2)

群山巍峨,樹木蔥鬱。華山腳下,民風淳樸。此時已是民國多年,飽經戰亂的中華大地雖滿目瘡痍,但在這世外桃源般的小鎮上卻顯現不出一點荒涼之感,反而生機勃勃,百姓安樂。鎮子上百姓自然不喜歡別人來打擾如此安靜的生活,情況可總不是這樣…

“來嘍,客官,這是您的麵,您慢用!”隻見從後廚房裏跑出一二十來歲的青年,國字型臉,兩條又黑又粗的眉毛,高挺的鼻梁,一股英氣在眉宇之中環繞,堪的一個美男子。民國年間,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不過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這男子姓董名誌新。因其父親是前清侍衛,外國洋鬼子打進北京時董父奉命抵抗,目睹國力貧弱,外敵入侵,所以為兒子起名誌新,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再續我中華之誌。

這家客棧是小鎮上唯一的客棧,名喚“飄香樓”,生意也確實紅火。誌新便是這家客棧的夥計。因夥計熱情飯菜美味,所以好多人都是回頭客,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生意這麼好,掌櫃的每天也是樂嗬嗬。這掌櫃的姓趙,平日裏扣扣索索,有時也刁難誌新,但是心裏還是把誌新當做孩子一般。雖在小錢上斤斤計較,但是在大事上從來不含糊。誌新也知道掌櫃的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也就沒有計較那麼多。

“誌新啊,今天生意不錯啊,好好幹,年底多發薪。”

“您看好吧。”誌新信心滿滿地說道。

董父是前清侍衛,清朝滅亡後便返了鄉,所以家底也沒多少,全憑誌新在客棧打工掙幾個零花。因為窮怕了,所以誌新幹活也特賣力,深得掌櫃的喜歡。掌櫃的雖小氣,但是明著不給暗地裏卻時常找理由救濟誌新家。董家溫飽有時都解決不了,哪裏還顧得上董父當年那些壯誌。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董家在這個小地方無憂無慮地生活。

這日風和日麗,門外各種叫賣聲吆喝聲,好不熱鬧。客棧裏也是人聲鼎沸,賓客眾多。“叮鈴鈴”從門外傳來一陣清脆的鈴鐺聲響。誌新好奇,便出門去看,隻見一白發老頭朝店裏走來,誌新心想來了生意,就趕忙迎了上去。

"客官,您是打尖啊還是住店呢。”誌新打量著這老頭,隻見這老頭滿頭銀發,骨瘦嶙峋,兩鬢白須,戴一道士帽,仙風鶴骨般的感覺。第一眼便讓誌新感覺到這道人不是尋常人。

“咳咳”老頭咳嗽兩聲,“給我來一碗素麵吧。”

"好嘞,您稍等。”“素麵一碗。”

片刻,誌新便跑了出來。“老人家,您的麵。”由於走得太急,誌新一不小心把腳搭在了鄰桌的凳子上,把麵湯撒了老頭一身。誌新見狀,連忙道歉並用肩上的抹布給老頭擦拭。這小動靜引起了其他客人的圍觀。“沒事沒事,大家接著吃接著吃。”掌櫃的見狀趕忙過來說道。“你小子又闖禍,剛誇過你…”“沒事,這小哥也不是故意的”老頭解釋道。掌櫃一邊罵著誌新一邊給道人道歉。誌新甚是尷尬,低頭接著給老頭擦衣服。

“啊”老頭長大了嘴巴,誌新見狀慌亂了以為又做錯了什麼。

“老人家,怎麼了,是我的錯,我的錯。"

"小夥子,別擔心,你附耳過來。”

誌新好奇,便靜了靜心,附耳過去。“小夥子,今晚去城外三裏的小樹林等老朽,老朽有話給你說,切不可失約。”誌新疑惑地看著那道人,那道人隻是微笑。全然不理會誌新的迷惑

"老人家你要說什麼,在這裏也無妨,何必要半夜去城外樹林呢?”

"天機不可泄露,今晚務必準時,不要和別人提起。”說完放下飯錢便離去了。

誌新還在思索老頭剛剛說的話,不料後腦被猛地一拍,“你小子,剛剛才闖了禍,現在卻偷懶,趕緊幹活去。”誌新回頭一看,掌櫃的凶神惡煞地站在身後。誌新趕忙將抹布搭在肩上,慌忙跑到後廚去了。這一天客棧生意紅火的厲害,忙碌的誌新很快便把這事忘到腦後了。

忙碌的一天轉眼間便結束了。這晚月光皎潔,略有微風。誌新剛剛躺下,忽然想起今天那道人說的話,知道失了約,趕忙起身,輕聲到屋裏看看早已睡下的父母,然後趁著夜色去了小樹林。一路上,誌新反複在想那道人說過的每一句話,強烈的好奇迫使他不由地加快腳步,向小樹林跑去……

“三裏外的小樹林,應該就是這兒了。咦,那老頭呢!”誌新自言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