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白家人(一)(2 / 3)

最起碼看到白大富的猶豫了,白梨也不再奢求,須知過猶不及,也不再說白大貴的不是了,隻回到最初的目的,“爹,反正你現在不要把二兩銀子一下子全給爺奶,我們先交一兩,剩下的一半等過年時再給。”

“他爹,我們就聽阿梨的,反正也不是不給,就遲一兩個月,爹娘又不等這銀子吃飯。”韓氏讚同。見到妻女都這麼說,白大富隻好點點頭勉強同意。

冬至那天,白大富請了一天半的假,城門一開,一家人就租了騾車出了城,前往五河村,白大富趕著車,韓氏帶著四個孩子坐在後麵的車板上,車上放著一床被子,母子五人腿上蓋著被子緊緊貼在一起,即使這樣,嚴冬早晨的寒氣還是將幾人凍的簌簌發抖,“爹,你冷不?”白梨問前麵趕車的白大富,“爹不冷!”聽到閨女的關心,白大富扭過頭,嗬嗬一笑,吐出一口白汽,“你這傻丫頭,爹肯定冷。”白杏橫了白梨一眼,白梨傻笑。一家人緊趕慢趕,終於在近晌午時分趕到了五河村村口,五河村是個山水秀麗的小山村,錯落的房屋和阡陌的田地交叉,形成了一個棋盤狀,山村依靠著一座座高低不等的山峰,依山傍水,真真是個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

隨著騾車噠噠的腳步聲,他們向著住在村中央的白家老宅走去,路上不停的有穿著棉衣的村民們和他們打著招呼,“大富回來了!”這是老一輩的大爺大娘,“大富哥回來了”這是村中和白大富平輩的漢子,無論是誰,白大富都笑著回應,白梨等姐弟也嘴中喊著大爺大娘大叔大嬸。還未進村的時候,韓氏就給他們上了一課,進村見到長輩要喊人,不能視而不見,讓村中人們覺得我們進城幾個月就變得輕狂了,連鄉親們都不認了。

白梨深以為然,無論他們到哪,發展怎麼樣,五河村是他們的根本,若哪一天,在城裏有什麼變化了,最起碼在這個小山村他們還有個家,更何況白老爹兩口子對他們一家諸多嫌棄,跟村中其他人處個好人緣就更加重要了,不求能幫著他們做什麼事,隻求關鍵時後給他們說一兩句好話也是必要的。

一路走著,一路打著招呼,騾車終於到達白家老宅的門前了,白家老宅是有著十幾間屋子的大四合院,這在整個五河村是比較大的宅子了,還是當時白梨的爺爺時修建的,那時家業還算小富,白家自白老爹爺爺開始到白老爹這一輩,一直就一個男丁,可以說是三代單傳,直到白大富他們,她奶餘氏一下子生了三個兒子,那時白梨爺爺的高興勁就甭提了,放在實際行動中就是修了這十幾間屋子,讓他的孫子們可以有房子娶妻生子,繁衍白家子嗣。

雖然分家了,但是白家十幾口人還是住在一起,隻是各房重修了灶台,分開吃飯。大門開著,白大富將騾車趕到院中。正屋三間是白老爹兩口子帶著女兒白小金住,白小金是老來女,今年十四歲,隻比白杏大兩個月,老兩口一貫嬌慣,可以想象當時白杏出生時韓氏和白杏的待遇,有個比她大兩個月的姑姑,白杏從小就受到忽視,什麼東西都要先讓著這個比她大了兩個月的姑姑,不用猜,都知道她心中對這個小姑的感覺,肯定不太美妙。

兩側廂房東側六間,西側五間,西側靠近正房的那一頭是廚房,現在是白老爹兩口子在用,東廂前四間是白大富一家的,後兩間加上西廂的前兩間住的是白大貴一家,剩下的******間是分給老三白大康以後成親用的,少了一間房,白老爹分家時就把銀子留出來了,說以後成親時再交給白老三,是加蓋還是留銀子,隨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