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是倆年過去了,秦仁已經七歲了,終日練武的他看起來有些剛毅之感。雖然年幼,但卻沒有那孩童的天真。
然而這個世界卻發生了一件可以改變一切的大事件,九州大陸最強大的帝國覆滅了。一個強大的皇朝,沒有滅於強敵之手,卻毀滅與自己人之手。晉皇昏暈無能,寵幸奸臣,殺戮忠良。滿朝盡是狼子野心之輩。然而,這並不是大晉皇朝覆滅的主要原因。
倆年前的那場雷雨,大晉皇朝的鎮國基石高適死於天劫之手,就連軒轅劍也找不到了。晉國皇室雖然秘不發葬,但紙終究還是包不住火的。去年,大晉皇朝鎮國神器軒轅劍失蹤的消息被幾大家族所知道。
早就帶有一絲腐朽氣息的大晉皇朝再也鎮壓不住那些蠢蠢欲動的野心,韓、趙、魏、智、範、中行六大貴族集體叛亂。一時間,血染千裏,上百萬人死於這場叛亂之中。大晉皇朝的皇室們被殺戮的百中無一,隻有一些幸運的皇子皇孫逃往它國,苟延殘喘,再也不負當年的銳氣。
然而大晉皇朝的底蘊終究是不可小覷,雖然軍隊大多數都已經叛變或者是聯係不到,但皇家高手數不勝數,光是先天就是上百,宗師也有十來個。要不是這些人多是一盤散沙,力量太過於分散,六大家族是肯定不會成功的。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經過此次戰鬥之後,六大家族的頂尖武力十不存一。而結果是大晉皇朝也被徹底覆滅。
勝利的六大家族洗劫了大晉皇朝的武閣,所獲無數。可惜晉國的鎮國武學《龍神功》卻不知被誰拿走了。六大家族翻遍了武閣也沒有找到,都以為被對方拿走了。
正所謂有很多人可以共患難但不可以同享福,滅掉皇室的貴族們在分享勝利果實的時候鬧翻了。同室操戈,亂戰不休。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因為利益而結合的勢力也必然因為利益而解散。六大家族,互不服輸,誰也不肯讓出自己的利益,所以隻能憑借武力來爭取自己的東西。
正如一個軍事家所言,真理之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武力或許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但卻是最有效的方法。韓家掌握了九州大陸最先進的弓弩,戰鬥力極強。趙家掌握了大晉國最強大的騎兵—胡刀騎士。魏家有九州大陸最正規的重步兵,正麵戰場上無人可阻。
似乎都是商量好了似得,作為最有錢家族的智家在沒有發揮自己智商和財力之前就被三家合兵給拿下了。然後似乎就是簡單的三對二了,但往往意外就是這樣發生的。
中行家族府中,中行家族的組族長正在和自己的族人舉行慶祝的時候,一個黑衣蒙麵人突然衝了進來,急衝衝的向中行家族的人報告了韓趙魏三家滅智消息。
此人正是中行家在趙家的細作,中行家本來就是靠情報起家,所以各個家族都有不少他們的細作。本來就在舉行宴會,所以中行家族的人都在,在族長一聲命令之下,眾人點齊數十萬兵馬,直接殺向了韓趙魏三家聯軍。
當他們怒氣衝衝的趕到三家聯軍滅智的地方時,三家之兵還在那裏爭奪財物呢!正所謂驕兵必敗,哀兵必勝。唇齒相依的家族就這樣被滅掉了一個的悲傷加上偷襲,又一場血淋淋的屠殺開始了。
知道現在的情形是沒法打仗的人已經開始思考逃跑了,剛才還嫌自己拿的少的士兵已經開始恨不得把自己都東西都扔掉,似乎就連腿也少長了倆條。本來趙家家主趙襄是叫士兵對敵的,反正自己家族最精銳的騎兵又不在這裏,死了與無所謂,還能拉韓、魏倆家一起陪葬。整個戰場隻有一個區域的軍隊開始列陣。軍旗上麵寫著廉字,盡管遭遇襲擊,但依然不失強兵風采。
可是,三家的命令卻不一樣,士兵也在混亂中難以找到自己的隊伍。後麵的軍隊還打算抵抗,卻被潰敗下來的“自己人”給擋住了。“後麵的兄弟給我們讓一下。”一個潰逃下來的士兵對後麵列陣的軍隊喊道。“家主有令,後退者死。”一個校尉對潰兵喊道。撤退下來的士兵看了看那軍旗上的字之後,便不敢再繼續向後跑了。
一時間,這些本來也是精銳的潰兵竟然不敢繼續逃跑,隻得返回去繼續戰鬥。終歸三家聯軍是遠遠多於中行家的,真正戰鬥起來還是不落下風的。看到戰事處於膠著狀態的中行族長有些著急,對著旁邊一個輕功好的人喊道:“範家的人怎麼還沒有到,快去給我摧。”那人應了一聲之後就趕忙跑去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