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聽說倭人要來了(1 / 2)

“唉!你們看看,看看,這倭寇又來了。這倭寇一年來幾次。官兵們聽說他們來了都望風倒戈。不戰自退。害苦了我們這些百姓。現在又要招募民兵。組織起來抗倭。難道我們大明就沒有一個英勇善戰的將軍能擊退這些該死的倭寇?”

“這位小哥,你別提了。當年戚繼光將軍帶領部隊打擊倭寇那是何等的威風。倭寇知道戚繼光帶領軍隊來圍剿他們。他們比誰都跑的快。哪知戚繼光將軍這一走幾年。朝廷竟然無人能像戚繼光將軍一樣帶領軍隊抗擊倭寇。”又一個人帶著崇拜的眼神回憶著當年戚繼光帶領軍隊抗擊倭寇時候的威風場麵。那時候江南一代何人不知戚繼光何人不曉戚繼光?就是五六歲的孩童也充滿豪情的說道以後長大了要像戚繼光一樣抗擊倭寇。保衛我大明百姓不受倭寇的騷擾。

“哼!還不是朝廷無能。現在來的將軍們哪個不是膽小鼠輩?隻知道克扣軍餉?這樣的將軍不要也罷。隻會禍害我們這些老百姓。還不如我們自己組建軍隊上前線抗擊倭寇。”

朱幽天三人站在朝廷發布榜文的牌子前麵。聽著這裏的人們說著如何痛恨倭寇。如何對自己朝廷的失望。他感到極為痛心。

以前在皇宮的時候,朱幽天總以為倭寇事件已經平息。沿海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哪裏想到親眼看到的和那些朝廷官員們說的完全不一樣。那些大員們每次都是說著皇恩浩蕩,倭寇在哪位將軍的帶領下得以平息,不負皇恩。沿海百姓們安居樂業。感謝皇上之類的話語。

朱幽天暗暗的歎了口氣:“唉!昏官當道,遮住了皇上的眼睛啊。害苦了這些老百姓。該殺,該殺。”

“相公,你怎麼了?”嫣然望著仿佛有心事的朱幽天,拉著他的手輕輕的問道。

朱幽天沒有直接回答嫣然的話,沉思了良久說道:“嫣然,我知道你才貌雙全,你對倭寇騷擾沿海百姓有什麼看法?是朝廷不聞不問,還是皇上昏庸無能,還是現在昏官當道?”

一連串的疑問從朱幽天的嘴裏說出來。嫣然聽著朱幽天這麼問不知道該如何去解說這一問題。也許女人們都不管這些國家大事。他們所關心的是如何操持好一個家,相夫教子,使家庭和和睦睦。這樣他們就很知足了。打仗是男人們的事情。她一個女子也不懂。更不想懂。

但是聽見朱幽天這麼問自己,她還是思考了良久才說道:“相公,我一個婦道人家,原本對這些事情不懂。但是看見相公你這麼憂民。嫣然心裏看著過意不去。我不知道為什麼倭寇就那零零散散的數十個或者幾十個人能搶虐一個城池。但是我知道民是國家之根本。兵是國家之利劍。如果一個朝廷不能知道百姓的疾苦。當疾苦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就會爆發出對朝廷的不滿。兵也是百姓們的兵。他們也有良知。他們也不會看著百姓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

聽著嫣然的一番話。朱幽天原本緊繃的臉上出現了更多的憂愁。是啊!民是國家之根本。如果國家連他們的生命保障都保障不了。還談什麼他們是朝廷的子民?即使他們造反,也是因為朝廷對他們的不忠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