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天大的好消息(1 / 2)

紅柳峽大牧場是一個天生養人的地方,水源豐富,還有大片大片的濕地,這裏具備成為一個大綠洲的全部條件。

烏斯滿匪幫在這一帶苦心經營了幾十年,家底很厚,吃喝用品一應俱全,放牧的牲口更象是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清楚。

戰士們高興啊,還是打這樣的掏老窩的仗好,土匪太富裕了,肥的不象話,部隊正需要這些物資,拿下了紅柳峽好比是天降及時雨,作用太大了。

獨立旅以前始終是在和西北國民黨中央軍的胡宗南部較量,因為有蔣校長的額外照顧,黃埔一期的西北王要什麼有什麼,武器彈藥和後勤物資都很充足,部隊的裝備比其他的地方軍閥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正是借了運輸大隊長的光(解放軍部隊對蔣介石的稱呼)才有了以後發展壯大的西北野戰軍,才有了強大的獨立旅。

可是這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後來獨立旅跟隨解放軍第一兵團來到西北邊陲以後就再也沒有什麼大的繳獲了。

跟獨立旅交手的對手除了窮光蛋還是窮光蛋,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繳獲的,土匪的武器裝備看不上,戰馬到是很多,可是全部是機械化的獨立旅也用不了多少,因此,部隊的發展陷入了一個瓶頸。

解放軍的部隊發展靠什麼?靠上級?那是不可能的,不論是在紅軍時期還是抗戰時期,一直到後期的解放戰爭時期,部隊的發展一直靠的就是繳獲,再說明白一點,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搶來的,包括兵員都是如此。把國民黨部隊裏的人員俘虜過來,經過一點時間的教育,就是解放軍的戰士了。

獨立旅一萬幾千名指戰員,沒有俘虜身份的能有幾個?連旅長李勇都是被半俘虜半抓回來的,但是到了新疆,這一切都變了。

土匪的武器看不上,破爛的步槍繳獲過來也沒什麼用,人員更是不用說了,無處下手,原來的國民黨部隊起義後被編成了解放軍的二十二兵團。這十多萬人算是跟獨立旅沒什麼關係了,咱說啥也不能到自己家裏去搶人吧。

而除了二十二兵團之外,新疆其餘的武裝力量還有一個民族軍,可民族軍也是地道的自己人,幾個月前被上級改編成了人民解放軍第五軍。還把獨立旅的老首長,二軍的陳副軍長派過去當政委。五軍沒管自己要幹部就不錯了。想打他們主意是門都沒有了。

除了以上的部隊,新疆再有的武裝力量就是大大小小無數股的土匪了,對這些殺人越貨的慣匪隻有消滅,不可能進行什麼教育感化,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獨立旅沒有辦法繼續擴大。從人員到武器上停滯不前,這就是現實。

來到新疆多久了?加上路途上時間應該有半年了,獨立旅的武器裝備沒有得到改善,人員沒有增加。物資儲備還略有減少,好在彈藥的補充還算及時,才讓獨立旅的戰鬥力沒有下降。

從四七年三月部隊成軍,獨立旅發展一直很快,可是到了新疆以後半年多的工夫始終原地踏步走,部隊不但沒有發展,反而有下降的趨勢(犧牲和負傷戰士沒有得到補充),這就讓包括旅長李勇和政委王成德在內的廣大指戰員很煩心。

端掉了紅柳峽這個土匪的老巢是獨立旅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最大的一次行動,也是繳獲最大的一次戰鬥,為此各級指揮員和戰士們高興的直跳腳,李勇也長出了一口胸中的悶氣。

李大旅長命令戰士們要把整個紅柳峽穀大牧場全都翻一遍,要象過篩子一樣把所有獨立旅能用上的物資全都弄到手。

執行這樣的命令大家很有經驗,戰士們以班、排、營為單位,對整個紅柳峽進行挖地三尺一樣的搜索。

八路軍出身的部隊嗎,對打掃戰場是最有經驗了,如果這也叫打掃戰場的話,李大旅長的覺悟沒有那麼高,隻要是敵人,不管老弱,該下手時就下手,一個燒殺搶掠了幾十年的老土匪,難道退休以後就可以減輕罪過嗎?

幾個小時過去了,烏斯滿匪幫經營了幾十年的大牧場變得象被狗添的一樣幹淨,所有被認為是有用的物資都被打包裝車,最多的還是成群成群的牛羊,這些牲畜沒有辦法裝上去,就隻能是派專人看管了。

在這期間也有人提出疑義,獨立旅這麼幹了以後讓數萬的土匪家屬怎麼辦?讓他們以後如何生活,總不至與把他們都餓死吧。

餓死當然是不可以的,但紅柳峽牧場以後必定要更換主人,這些沒被打死的老土匪和家屬再生活在這裏是不可能的,李勇的意見是,戰鬥過後把他們全數移交給地方政府,如何安置是政府的事情,他隻管打仗。